-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围术期血液保护联合微创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
围术期血液保护联合微创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
【中图分类号】R5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1-0001-01
【摘要】目的 探讨围术期采取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等综合血液保护措施联合小切口微创技术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择期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2010年共30例:行右前微创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同时采取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等综合血液保护措施;2009年共29例为对照组: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未采用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结果 围术期完全不需输注异体红血胞的患者,实验组有19例,占全组63.3%。而对照组仅有3例,占全组10.3%。异体红细胞输注总量实验组较对照组节约用血69.0%。实验组除ANH后红细胞压积较对照组低(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血色素及红细胞压积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实验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术期采取综合血液保护措施联合小切口微创技术,既减少异体红细胞输注量,还可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平均住院日,对心脏直视手术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急性等容血液稀释;回收式自体输血;微创;心脏直视手术
引言
传统的心脏直视手术采取胸骨正中切口,出血量较大,术中丢失大量血液,需要输注异体血以保证手术病人的循环稳定和手术的成功。而异体输血会带来传染性及免疫性疾病[1]。减少异体血输注可降低感染性输血性疾病的发生,对保护患者健康意义重大。节约用血,少用或不用异体库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我院自2010年起开始在心脏直视手术中采取急性等容血液稀释(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等综合血液保护措施,并联合外科小切口微创技术,以缓解血源紧张及减少异体血输注的风险,取得良好节血效果。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至12月30例行择期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行右前微创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同时采取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等综合血液保护措施。另选择2009年1月至12月29例行同种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均符合行微创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条件,但因2009年我院尚未在心脏外科开展微创技术而施行胸骨正中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也未采用ANH及回收式自体输血。
行小切口心脏直视手术的条件包括:术前心功能≤ Ⅲ级,超声心动图提示EF ≥ 50%,肺功能提示用力肺活量50%预期值,和/或第1秒用力呼气量50%,无肝肾功能障碍。
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生实施麻醉和手术,麻醉诱导前常规桡动脉置管测压,及三腔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行全凭静脉麻醉,气管插管,术后均带管送入心胸外科ICU。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脏直视手术入路,即正中切口自胸骨上切迹至剑突下,逐层切开,纵劈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后行二尖瓣置换术。 实验组行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围术期采取综合血液保护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微创小切口技术:取平卧位,右胸垫高20-30度,双臂固定于身体两侧。沿锁骨中线在第4肋间做一约5-8cm长的皮肤切口,避免损伤乳房和胸肌。经由股动静脉建立体外循环后行二尖瓣置换术。(2)ANH:于麻醉诱导及维持平稳后,手术失血前经由桡动脉抽取患者自身血液200-400ml,保存于手术室常温下,同时用胶体液与晶体液(1:1)进行交换。放血量原则上是使放血后患者的Hct不低于25%[2]。待主要出血步骤结束后将保存的自体血回输给患者。(3)回收式自体输血:术中采集手术野中的血液,待主要出血步骤结束后经洗涤回收血中的红细胞回输给患者。
3 临床监测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围术期异体红细胞输注量和例数,以及ICU停留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并分别于术前(T1)、等容血液稀释后(T2)、术毕到达ICU时(T3)记录其血色素(Hb)和红细胞压积(Hct)。
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数据资料用 ±s表示,PO.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实验组所有患者等容血液稀释后血压、中心静脉压、心率均无明显变化。围手术期完全不需输注异体红血胞的患者,实验组中有19例,占全组63.3%,而对照组中仅3例,占全组10.3%。异体红细胞输注总量实验组为9800ml,而对照组达31600ml,实验组节约用血69.0%。实验组除等容血液稀释后Hct较对照组低(P0.05)外,其余各时间点两组间Hb及Hct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实验组患者ICU停留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一例患者术后死亡,其余均康复出院。
讨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