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能未遂与中止未遂-高点法律网
名 師 啟 試 錄
不能未遂與中止未遂
編目:刑法
主筆人:易台大 碩士、律師資格
易台大老師授課以講義內容為準,輔以上課補充筆記整理,可以更精
確地簡化刑法體系;老師也很歡迎有問題的同學於課後留下來討論,
也歡迎寫考古題給老師批改!
◎最新課程請點閱高點法律網 .tw
壹、未遂犯的特殊類型—不能未遂
不能未遂就新客觀理論來說,部分具備應罰性、部分欠缺應罰性;對印象理論
來說則完全具備應罰性。現行法§26「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又無危險者,
不罰」之規定,前段「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指依據事前的全知事實,該
行為自始無法實現客觀構成要件,這正是不能未遂的基本定義。至於後段「無
危險」該如何解釋?主要有「具體危險說」與「重大無知說」之爭。
一、基於新客觀理論—具體危險說(實務):延續新客觀危險理論的模型,所
謂「無危險」是以事前作判斷時點,擷取一般認知或優越事實判斷有無引
發法益侵害的危險,若肯定則是有危險(同時也具備應罰性基礎),若否
定才是無危險(同時也欠缺應罰性基礎)。因此所有的不能未遂還可以分
成「有危險不能未遂」與「無危險不能未遂」兩種,僅後者可適用§26,
因構成要件不該當而不罰 。
二、基於印象理論—重大無知說(有力說):由於印象理論下的不能未遂都具
備應罰性,故「無危險」並非排除應罰性,而是排除需罰性。當發生不能
未遂的原因是出自行為人主觀上的重大無知 (嚴重偏離一般公認之因果關
聯(註 1) )時,制裁需求性便相對降低(註 2) ,最終達到阻卻刑罰發動的程
度。因此所有的不能未遂還可以分成「非重大無知不能未遂」與「重大無
知不能未遂」兩種,僅後者可適用§26,因排除刑罰而不罰 。
例:甲自小以為砂糖含有劇毒,故基於殺人故意將大量砂糖加入乙的茶內
令其飲用,乙除了喝了杯超甜的茶外,當然平安無事。
→由事前的全知事實的背景可以得出這是一個殺人罪的不能未遂 ,滿足
高點律師司法官班 .tw/
北市開封街一段 2 號 8 樓‧02代表號)
「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惟是否「無危險」判斷如下:
Ⅰ.具體危險說:倘若一般人從事前角度都會認為那白色粉末是砂糖的
話,便是欠缺具體危險,無危險不能未遂可適用§26 不罰(理由在於
欠缺著手而構成要件不該當)。
Ⅱ.重大無知說:發生不能未遂的原因出自於行為人主觀上以為砂糖含有
劇毒,屬於重大無知,重大無知不能未遂可適用§26 不罰(依舊該當
著手,理由在於排除刑罰發動)。
例:甲持一把射程 500 公尺的手槍,故基於殺人故意攻擊 600 公尺外的
乙,最終乙當然平安無事。
→由事前的全知事實的背景可以得出這是一個殺人罪的不能未遂 ,滿足
「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惟是否「無危險」判斷如下:
Ⅰ.具體危險說:倘若一般人從事前角度都會認為該手槍的射程距離只有
500 公尺,便是欠缺具體危險,無危險不能未遂可適用§26 不罰。
Ⅱ.重大無知說:發生不能未遂的原因出自於行為人主觀上以為該手槍的
射程距離可達 600 公尺,並非重大無知而不能適用§26。
例:甲基於殺人故意持槍攻擊躺在床上的乙,但其實乙在幾分鐘前因病
過世,只不過看起來像是睡著一般。
→由事前的全知事實的背景可以得出這是一個殺人罪的不能未遂 ,滿足
「行為不能發生犯罪之結果」,惟是否「無危險」判斷如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