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历史档案数据化及其生存模式研究
基于信息空间理论历史档案数据化及其生存模式研究
摘 要:采用文献分析法,以信息空间理论为切入点,从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解读历史档案的数据化特征。文章提出突破历史档案生存危机的关键是历史档案知识社会化,强调对数字历史档案的数据化开发和利用。文章还根据信息空间中知识演化的过程特征,得出两种历史档案生存模式。
关键词:信息空间;历史档案;数据化
Abstract: The paper uses literature analysis metho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ata feature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from 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ding, abstraction and diffusion. The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the key to breaking through the crisi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is the socialization of historical archives knowledge, emphasizing the digit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digital historical archives.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evolution in the information space, the article draws two kinds of historical archives survival mode.
Keyword: Information Space;historical archives;Digitization
?v史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不仅是中华先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历史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历史档案的定义,冯惠玲、张辑哲认为:“历史档案是指形成时间较早、离现在较久远且主要起历史文化作用的档案。”[1]李财富认为:“历史档案是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档案,这些档案主要发挥的是非现行价值,面对的利用主体是社会的各个方面。”[2]杨珩、史江认为:“历史档案主要是指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所形成的档案,包括明代以前、明清档案、民国档案和革命历史档案等。”[3]从上述定义可以发现,学界主要是从时间角度界定历史档案,历史档案具有形成时间久远、历史文化作用明显等特质。
信息革命之前,历史档案就已经出现生存危机,这种危机源于历史档案形成时间早的特征,体现在历史档案实体上。信息革命发生后,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档案的内容信息从载体上解放出来,在缩微技术、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得以以模拟形式、数字形式重现,这些技术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历史档案长期保存危机,档案馆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战胜危机。然而,信息革命在挽救历史档案实体危机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问题。信息革命后,信息成为与物质、能源同等重要的存在,共同构成起支撑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世界范围内数据的数量激增,数据的丰富性阻碍了人们对有用信息的捕获能力,成为历史档案生存危机新的源头。如若历史档案利用无法打破时空界限被社会获取发挥价值,则注定被海量数据掩埋,被迫处于社会边缘状态,为社会所淘汰。当前,已有学者意识到这一危机。理论层面,裴燕生提出通过因特网管理和数据库管理提供利用文件是历史档案数字化管理的最终目的。[4]杨珩、史江提出要对历史档案的潜在信息进行挖掘,强化历史档案在编目、校勘、辑佚等方面的数字化工作,同时建立专题性强且具地方特色的历史档案数据库,并允许用户登录互联网进行目录查询。[5]实践层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相继开展历史档案的数字化项目并对其进行开发利用,为理论研究提供经验参考。显然,档案界将实现历史档案数字化开发利用视为历史档案度过危机的突破口。立足已有的研究基础,笔者尝试将信息空间理论与历史档案数字时代的生存问题相结合,依托信息空间模型,从编码、抽象和扩散三个维度分析数字时代历史档案的生存特征,继续探索历史档案如何度过生存危机这一核心问题并思考突破策略,为历史档案在数字时代的生存提供新的思路。
1 信息空间理论与历史档案数字生存
信息空间(Iinformation space)是英国学者马克斯?H?布瓦索(Max?H?boistz)提出的概念框架,用于研究信息空间框架中编码、抽象和传播三维上数据、信息和知识的转化关系。布瓦索将数据定义为事物的一种属性,如轻重、黑白等;而知识是行为主体的属性,预先决定了行为主体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禁毒教育知识培训.pptx VIP
- JB-QB-FS5101火灾报警控制器_使用说明书.pdf
- 2025上半年中级软件水平考试《网络工程师(综合知识)》新版真题卷(附详细解析).docx VIP
- 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全册).pptx VIP
- 中小学校教师师德师风专题培训讲座PPT课件.ppt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三年级上册(2024)湘艺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GB_T 19923-2024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工业用水水质.pdf VIP
- 五年级上册语文每日词语默写单1-4单元.pdf VIP
- 2024年福州左海高铁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智能仓储管理教学能力比赛教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