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雕微型艺术创作谈
内容摘要:微雕是一种以独特的雕刻技法,用特殊的工具创作出彰显精微风格的艺术形式。它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个工艺品种。历代典籍中对微雕艺术多有记载。笔者在继承传统微雕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利用沉香木或者檀香木创作了一系列妙趣天成的微型组雕作品。利用材料的天然纹理和造型,用手中的刀笔,微雕人物、山水,在作品当中融入国画技巧,注重工笔,把传统与现代的审美元素融入层次分明的空间,力争创作出大美微型组雕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微雕;艺术;传统
微雕是一种以独特的雕刻技法,用特殊的工具创作出彰显精微风格的艺术形式。它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个工艺品种。因为微雕在雕刻时,很多时候都要仅仅凭感觉运刀,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把微雕称为神刻意雕,历来被视为绝技。微雕的表现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由于工艺难度非常大,在创作时要求艺人要有很高的功底和独特的运刀技法,因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中神秘而珍贵的艺术品种之一。
历代艺人多在玉石和象牙等硬质材料上进行微雕艺术创作,而竹木材料中所包含的木质纤维,雕刻出来具有特殊的艺术效果,因而也吸引了无数的雕刻艺术家。竹木微雕成为微雕艺术中的一大支流。唐宋以来,典籍中就对竹木微雕艺术多有记载。宋代的郭若虚在《国画见闻》记载:“唐德州刺史王倚家,有笔一管,稍粗于常用笔管,两头各出半寸已来,中间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每一事刻《从军行》诗两句,若‘庭前琪树已堪攀,塞外征人殊未还’是也,似非人功。其画迹若粉描,向明方可辨之,云用鼠牙雕刻。”元代的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记载了一个宋高宗时代的微雕艺术大师詹成,“雕刻精妙无比。尝见所造鸟笼,四面花版,皆於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悉俱备。其细若缕,而且玲珑活动。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矣。”以现存的实物资料来看,这些记载应该没有虚假的成分。日本奈良东大寺的正仓院博物馆保存的我国唐代传出的一支唐代的尺八上,就有一组精细的微雕人物作品。这支尺八以三节竹子制成,运用留青浮雕细刻等技法通体雕刻花纹和仕女,姿态服饰各异。第一孔上刻有两位仕女,一位低头弯腰俯去摘花,一位站立于其后作张袖状。后面一孔下,也有两位仕女,一位手执纨扇,一位坐弹琵琶。尺八的其余部分,则均饰以花鸟纹,俊美秀丽、工致典雅,用刀娴熟饱满,精微致极。到了清代,竹木微雕艺术更为精到。《清稗类钞》中详细地描述了一件以竹子雕刻的微雕作品:“清初,滇中产细竹,坚实可为著。武以火绘其上,作禽鱼花山水人物城郭楼阁,精夺鬼工,人奇之。有见其著作凌烟功臣图者,著粗仅及绳,而族旗恺仗侍从卫列,无不毕具。至褒公鄂公,英姿毛发,道子传神,莫或过之,其作著时,削炭如笔数十,置烈火中,酒满壶于旁。及炭末红若锥,左执著,有执炭,簌簌有声,如蚕食叶,快若风雨。其画细如丝,深给色,入竹分余如缕。”
近代以来,出现了一大批从事竹木微雕的艺人,其中不乏大量有影响力的名家。他们富于创造性,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微雕神技,艺术奇葩”。尤其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竹木微雕艺术更是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苏州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艺人董兰生,运用椰子壳雕出了一件四景宝盒,将厚仅3mm的椰子壳壁雕镂出内外两层,外层的主体图案则由897个透雕古钱组成,与之间距不足lmm的内层平整光洁,丝毫不见斧凿痕迹。作品四围的中心部分,运用浮雕、透雕、镂雕相互结合的技法,刻出了只有铜板大小的琴、棋、书、画四景。其间,亭、台、楼、阁、花、草、鸟、石与人物的活动相映成趣。活动于其间的仕女人物,虽不足一根大头针大小,却个个表情生动、神韵独具。
笔者多年以来对中国传统微雕艺术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并通过对木雕的实践探索出一些新的技巧,获得了一些新的经验,愿意在此与读者分享。古人强调:“练画先练眼”。同样,雕刻也要象学画画一样,不仅要靠手刻,还要靠眼来看,特别是微雕作品,大部分是靠眼睛看了再雕。通常在制作微雕作品时,以拇指、食指、中指三指执刀,刀与刻面在45°角左右,从外向内运刀,用力均匀,能达到得心应手的自如之境。在落刀时和收刀时,略有顿挫,锋刃略转,欲去还留则刀意毕现,道理与书法相通。笔者认为,在微型组雕时要练出特别的眼力、特别的指功、特别的意念、特别的毅力。特别的眼力,就是要排除杂念,意守丹田,专心致志地注视某物,经常练,时间久了体会越来越大,看得越来越清楚,逐渐形成了一些特有功能的技法。特有的指功,即手臂、手腕、手指的力气和手指头感觉敏锐、灵敏的能力。经过长期艰苦的锻炼,功夫到家了,再硬的材料都会吃刀,任何质地的材料上用手一摸,就能感觉出来。特异的意念,即微雕的人物或东西等都很小,而且在制作时会出现粉屑,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程伦理》课件 第十二讲 “一带一路”与中国工程的跨文化交流.pptx VIP
- 公司员工考勤表.doc VIP
- 部编高教版 中职语文 基础模块上册《国家的儿子》课件.pptx VIP
- 2025年4月自考023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含评分参考.docx VIP
- 《城里最漂亮的巨人》绘本故事ppt课件.ppt VIP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欢欢喜喜庆国庆》(精品课件).pptx VIP
- 人工智能赋能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 .pdf VIP
- 第九讲:信息与大数据伦理问题-工程伦理.pptx VIP
- 中级财务会计(西南财经) 学堂在线测试答案.docx VIP
- 学习医学文献的检索与阅读技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