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章 基本本理论论
第一一节 中国经经典理论
一一、 郑樵《求求书之道有八八论》
郑郑樵《校讎略》中的《求书书之道有八论论》(九篇)是我我国古代有关关藏书建设的的经典系统论论述。
郑郑樵在《校讎略》中详细地地总结和论述述了访求图书书的八种方法法。郑樵说:““求书之道有有八:
一曰曰即类以求,二曰旁类以求,三曰因地地以求,四曰因家以求,五曰求之公公,六曰求之之私,
七曰曰因人以求,八曰因代以求,当不一于于所求也。””(1) 这八种访访求图书的方方法大致可以归纳
为如如下四类:
((一) 按照图图书和收藏家家的类别访求求图书的方法法,包括“即类类以求”和“旁旁类以求” 。
(二二)按照人物物的居住地与与事件的发生生地访求图书书的方法,包括“因地以求求”和“因家以以求” 。
((三) 按照图图书的性质和和收藏处所访访求图书的方方法,包括“求求之公”和“求求之私” 。
((四) 按照图图书的流传情情况访求图书书的方法,包包括“因人以求求”和“因代以以求” 。
在在上述四类访访求图书的方方法中,郑樵特特别强调,虽虽然访求图书书的方法是多多种多样的,但是
不应应该拘泥于某某一种方法,而应该综合运运用各种方法法去访求图书书。因为郑樵樵的“求书之道有
八论论”全面而系统统地揭示了我我国古代官府府藏书和私人人藏书访求图图书的历史经经验,所以后世藏
书家家多将其奉为为访求图书的准则。
二二、 祁承爜 《藏书训略》》
《《澹生堂藏书书约》是祁承爜爜积三十多年年的经验所写写成的一部有有关藏书的系系统理论著作作。全
书共共分 《读书训训》、《聚书训训》和《藏书书训略》三个个部分,而 《《藏书训略》则是作者自叙其
平生生购求图书、鉴别图书经验验的理论著作作,包括购书书和鉴书两个个部分,集中中体现了如下藏书
建设设思想:
((一) 购书三三术
“夫夫购书无他术术,眼界欲宽宽,精神欲注注,而心思欲欲巧。”(2) 提出了购求图书书的三个基本本方
法。
1.“ 眼界欲宽”,是指通过熟知历代书目和藏书情况,全面地了解图书。
2.“精神欲注”,是指要革除其它一切嗜好而专注于嗜书。
3.“心思欲巧”,首先是灵活地运用郑樵的“求书之道” 。其次是在此基础上还必须掌握三种
方法:一是辑佚法,二是分析法,三是辑序法。
(二)鉴书五法
“夫藏书之要在识鉴,而识鉴所用者在审轻重,辨真伪、覈名实、权缓急而别品类,如此
而已。”(3)
1.“审轻重”就是要注重早期的著作和版本。
2.“辨真伪”就是要辨别图书的真伪。
3.“覈名实”就是要对同名异书、名亡实存等图书的变化情况。
4.“权缓急”就是不必讲求“博洽”,要注重“世用”,分清轻重缓急,按照先史后经,然后子
集等次序收集图书。
5.“别品类”则是要准确类分图书。
三、 孙庆增《藏书记要》
孙庆增的《藏书记要》是一部十分经典的藏书建设论著。
全书共分:购求、鉴别、钞录、校讎、装订、编目、收藏和曝书八则,对于搜藏古籍的技
术讨论甚详。
孙庆增认为购求书籍有“六难” :“知有是书而无力购求,一难也。力足以求之矣,而所好
不在是,二难也。知好而求之矣,而必于较其值之多寡大小焉,遂致坐失于一时,不能复购
于异日,三难也。不能搜之于书傭,不能求之于旧家,四难也。但知近求,不知远购,五难
也。不知鉴识真伪,检点卷数,辨论字纸,贸贸购求,每多缺轶,终无善本,六难也。有此
六难,则虽有爱书之人,而能藏书者,鲜矣。”(4)
尽管购求书籍有“六难”,但是购求书籍又是“最美事,最韵事最乐事” :“购之求之,得一
善本为美事” 。对于难得之书“或偕之闲访于坊家,密求于冷铺,于无心中得一最难得之书籍,
不惜典衣,不顾重价,必欲得之而后止。其既得之也,胜于拱璧,即觅善工装订,置之案头,
手烧妙香,口喫苦茶,然后开卷读之,岂非世间一大韵事乎” 。“至于罗列已多,收藏既富,
牙签锦轴,鳞比星章,不待外求而珍宝悉备,以此为乐,胜于南面百城多矣。”
孙庆增认为鉴别非常重要:“夫藏书而不知鉴别,犹瞽之辨色,聋之听音,虽其心未尝不
好,而才不足以以济之,徒为为有识者所笑,甚无谓也””(5) 。而钞录和校讎可以使使书便于颂读读。
孙孙庆增十分注注重藏书的收收藏保护,分别别从装订、编编目、收藏、曝书等四个个方面详细地地论述
了收收藏和保护图图书的具体方方法,而且这些技术方法均均为后世所效效仿。
四、叶德辉《藏藏书十约》
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