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氮离子束注入时长对冬小麦M2代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摘要:为了探索氮离子束注入对冬小麦辐照合适的时长,用30 keV,4×1016 N+/cm2的N+束对冬小麦西城1号分别进行了5 min和10 min的辐照处理,对两种处理的M2代以及对照的出苗率、分蘖率、小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5 min的N+辐照处理虽然对西城1号的部分生物学性状有不利影响,但其能够降低西城1号M2代株高,可以考虑将其作为今后冬小麦品种矮化、改良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冬小麦;氮离子束;时长;生物学效应
中图分类号:S5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1)11-2187-03
Effect of Irradiation Time of Nitrogen Ion Beam on Biological Features of M2 Winter Wheat
SHI Wei,TANG Xue-song
(Chengdu Vocational Colleg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engdu 61113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appropriate length of time for nitrogen ion beam irradiation on winter wheat, winter wheat variety Xicheng 1 was treated by 5 min or 10 min of irradiation from N+ beams of 30 keV, 4×1016 N+/cm2.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on the rate of emergence, tillering, panicles per plant, FGPP, KGW and plant height of M2 winter wheat and contro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 irradiation for 5 min could reduce plant height, although there were some adverse effects on biological traits. Therefore, it could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dwarf breeding of winter wheat.
Key words: winter wheat; nitrogen ion beam; length of time; biological effect
1934年,Tollernear利用α射线育成了第一个作物突变品种即烟草Chlorina F1,并得到推广应用。随着人们对诱变育种机理的不断认识,到20世纪60年代诱变育种在世界范围内有了较大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2],目前世界上已有61个国家在164种植物上诱变育成2 277个品种(其中中国630个),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传统的诱变育种方法也存在着诸如诱变损伤严重、诱变效率不高等缺点[3]。为了克服这些缺点,育种者进行了新的诱变因素的发掘,氮离子束注入技术就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诱发突变的新技术。
关于低能氮离子束注入技术在小麦育种中运用的报道较多。王卫东等[4]采用能量为30 keV的氮离子束不同剂量注入小麦种子,研究氮离子束注入后形态生理变化,结果表明,氮离子束注入后对麦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刘志芳等[5]用8 meV/μ的16O和12C氮离子束分别辐照冬小麦种子,M1代幼苗苗高显著下降,且第六叶的主叶脉处均出现叶绿素条状缺失现象;廖平安等[6]用不同剂量的离子束分别辐照冬小麦种子,发现氮离子束对种子的出苗、分蘖、成穗影响较大。周小云等[7]用不同剂量的低能氮离子束辐照两个春小麦品种,得出氮离子束注入对两个春小麦品种的出苗、分蘖、成穗数、穗粒数、千粒重都有一定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四川冬小麦品种西城1号用4×1016 N+/cm2的氮离子束注入进行了5 min和10 min时长处理来探索离子束诱变效果与氮离子束注入时长之间的关系。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冬小麦品种西城1号(西城1号对冬小麦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因此,本试验以西城1号代表冬小麦)是由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成俊教授于2007年9月惠赠,并于当年10月10日在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进行了氮离子束注入,然后种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实训中心试验地内。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