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公示-河海大学科技处
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推荐项目公示
一、项目名称
新型功能化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二、推荐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
三、完成单位
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大学,河海大学,中交瑞通路桥养护科技有限公司,南
京工业大学,甘肃昌恒公路养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四、主要完成人
许涛,黄晓明,陈俊,侯曙光,廖公云,吴建涛,李国芬,李志栋,马翔,
陈景雅,王宏畅,张东,袁峻
五、项目简介
我国道路主要采用沥青路面,以密级配混合料铺筑的传统沥青路面因抗滑性
能不足,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轮胎/路面过大的环境噪音和车辆尾气严重影响沿
线居民生活;隧道内交通事故诱发的火灾因沥青热分解产生有毒烟气,导致严重
的人员伤亡。因此,沥青路面耐磨抗滑、生态环保、阻燃抑烟已成为沥青路面发
展的重要保障。项目历经十余年,在国家“8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下,解决了传统沥青路面抗滑衰减快、噪音尾气大、热解烟气多等技术难题。
(一)主要创新点。
(1 )揭示了轮胎滚动过程路表雨水挤出和滞留特性,建立了水膜厚度和行
驶速度与制动距离的关系;研发了考虑路面坡度和降水强度的二维渗水仪,明确
了堵孔尘土关键粒径,提出了防堵耐久型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结构,减少因抗滑不
足而导致的交通事故。(2 )提出了以控制路面摩擦噪声为目标的沥青混合料级配
优化方法,研发了具有持久吸声效果的超大孔隙聚氨酯混合料,研发了声屏障与
绿墙相组合的隔噪技术,实现了降低声源、持久吸声和有效隔声的全路径降噪。
(3 )提出氮-钒共掺杂改性常规光催化剂方法,提高催化效率,研发了活性炭基
复合改性光催化剂,揭示了复合光催化剂吸附并降解污染物机理,提出基于沥青
路面的污染物催化降解技术。(4 )发现了沥青多阶段热分解动力学特性和烟气逸
1
出机制,发明了基于沥青组分热解温度差异的复合阻燃剂,实现多阶段协同阻燃
抑烟,解决了隧道沥青路面火灾下易燃烟重的技术难题。
(二)主要支持成果。
项目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27 项,实用新型专利 10 项,登记软件著作权 3 项,
发表论文 298 篇,其中 SCI 检索 108 篇、EI 检索 38 篇,出版专著 5 部;培养博
士 8 名、硕士 36 名。项目建立了完善的理论基础与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在江苏、
广东、甘肃等省得到大规模应用,使用效果良好。提高了道路沥青路面行车安全,
减少噪音尾气污染,改善了人居环境,促进了生态文明建设,经济、社会及环境
效益显著。
六、主要完成单位及创新推广贡献
(一)南京林业大学:
全面负责该项目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并会同合作单位大力开展推广应用,
主要贡献如下:(1 )全面负责完成“新型功能化沥青路面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各项研究内容,承担项目研究、规划、协调,研究方案制定与实施、研究成果总
结、推广应用等。(2 )开展了双层多孔隙沥青路面排水堵塞及耐久性研究,提出
了抗堵塞和车辙影响的双层多孔沥青路面的结构组合。(3 )进行了沥青路面阻燃
抑烟技术研究,揭示了沥青热分解过程各组分热化学反应路径和复合阻燃剂协同
阻燃抑烟机理。(4 )开展了新型低噪音沥青路面结构研究研究,提出了控制轮胎
/路面噪声源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优化方法。(5 )开展了基于道路沥青路面的污染
物吸附降解技术,提出基于沥青路面的道路污染物催化降解技术,实现绿色出行。
(6 )将研究成果在江苏、广东、甘肃等省的道路新建和维修中广泛应用,使用
效果良好,取得了重大社会、经济与环境效益。
(二)东南大学:(1 )开展了道路沥青路面抗滑性能提升技术研究,研发了
考虑坡度和降雨强度的新型二维渗水仪,揭示了不同粒径尘土的孔隙堵塞机理。
(2 )基于三维密集点云扫面技术和成像技术,提出了降低噪声源的沥青混合料
级配优化方法,揭示了噪声产生、传播和扩散的全过程降噪机理。(3 )研发了用
于道路沥青路面养护工程的吸收汽车尾气型微表处、超薄罩面的稀浆混合料及其
铺设方法,揭示基于沥青路面吸附并降解污染物的内在机制。
(三)河海大学:(1 )建立了车辙深度与渗水系数的关系、车辙产生后渗水
2
系数衰减度与混合料动稳定度和车辙深度的关系,揭示了车辙对多孔沥青路面横
向渗水性能的衰减规律。(2 )进行了道路沥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安卓系统平板电脑使用步骤.doc VIP
- GB 55024-202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通用规范.docx VIP
- 【酒店运营SOP】花间堂 SOP前台服务标准操作流程手册.pdf VIP
- 金的人格铁的纪律主题班会.docx VIP
- 温控设备及电源科信smu02b v300r002c20监控用户手册.pdf VIP
- 聚焦核心素养,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系统实施方案.doc
- 《秋季养生》课件.ppt VIP
- 义务教育版(2024)五年级信息科技 第10课 猜数游戏有捷径 课件.pptx VIP
- 项目法人在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制度汇编.pdf VIP
- 中国工商银行YL分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的中期报告.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