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拓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学习评价研究.docVIP

基于可拓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学习评价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可拓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学习评价研究

基于可拓方法小学信息技术课程 学习评价研究   【摘要】   根据物元分析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构建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可拓评价模型方法。从基础知识与运用、应用能力、活动表现、学习结果与发展四个方面建立评价指标,利用可拓关联函数求得各指标的关联函数值进而获得评价结果。将该模型应用于惠州某乡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中。经检验,该方法能消除评价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评价精度,评价结果较为合理。   【关键词】   可拓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517(2014)02-0094-02      一、引言   学习评价是通过各种评价方法收集信息和数据,对学生在经教学活动前后而发生的变化进行测量和判定。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既要求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又要求对学生的创造力、自主学习能力做出综合测评。   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问题,近年来国内许多教育工作者展开了研究。张雄(2005)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原则、学习评价的方法及结果的呈现进行了探讨;朱虹(2009)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评价体系进行了构建;王海燕,田变肖(2009)以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采用基础知识与运用、应用能力、活动表现三个模块,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建构多元化的学生学习评价体系。   综上,国内教学工作者对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方法方面,国内教学工作者则主要采用简单统计法或者层次分析法(AHP)等模型方法进行评价,然而这些评价方法普遍存在着主观性大、计算复杂等方面的不足,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问题适用性较差。基于物元分析理论和可拓集合理论的可拓评价法是利用一定的评价等级体系及相关数据建立经典域和节域,并通过计算关联度确定各个对象优度,从而反映对象优劣程度的一种评价方法。本文利用可拓评价法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评价问题构建评价模型,即通过选择合理的评价指标,确定权系数和建立关联函数,计算待评价物元的关联函数值,最终得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等级评定。   二、基于可拓方法的学习评价模型   可拓学是用形式化的模型研究事物拓展的可能性和开拓创新的规律与方法,建立在可拓学理论基础上的多指标可拓综合评价方法则是一种多元数量化决策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建立事物多指标性能参数的物元决策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和反映事物的质量综合水平。根据文献,可拓评价方法的主要步骤依次包含选取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经典域和节域、构造各指标关于评价等级的关联函数、确定关联度,进行综合评价等。   步骤1 选取评价指标体系   在充分完成文献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组织学生、在校高等教育师范生、在职小学教师以及教育主管行政领导等教育工作者,采用头脑风暴、列举法等方法归纳出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的评价指标。   因此,本文从基础知识与运用、应用能力、活动表现、学习结果与发展共四个方面作为一级评价指标。在一级评级指标下,又细分了解信息技术常识等共十一个二级评价指标,本文以广东省惠州市某乡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习状况的实际评价数据做为评估值,见表1。   步骤2 确定经典域和节域   在本次研究中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拓学习评价的经典域和节域经典域和节域做以下定义:见表2。   表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学习评价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评估值 权系数   [A1]基础知识与运用 [B1]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原理 87 0.10    [B2]掌握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法律、法规 82 0.05   [A2]应用能力 [B3]会选用适当的工具软件或网络手段,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92 0.10    [B4]能熟练使用常用软件工具和网络应用 91 0.15    [B5]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具备社会责任感及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79 0.05    [B6]能有效防范计算机病毒、木马、恶意程序,会使用适当的手段保护自身的信息安全 88 0.05   [A3]活动表现 [B7] 学习主动,求知欲强,遇到问题能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74 0.10    [B8]在教学活动中,能发挥想象力,讨论或制作中具有创新性 78 0.10    [B9]具有协作精神,能自主愉快地与教师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交流、合作 86 0.15   [A4]学习结果与发展 [B10]能独立、灵活地运用知识技能和探究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养成习惯 77 0.10    [B11]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内心受到陶冶,知识得到强化,思维得以发展 70 0.05   表2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可拓学习评价的经典域和节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