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情绪的管理04知识讲解课件.ppt
互动教学之一 测试自己的情绪状态 完成下面的句子,哪些事件引起您生气、难过、焦虑、害怕、丢脸、无助的感觉呢? 1.我最生气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2.我最难过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3.我最焦虑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4.我最害怕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5.我最丢脸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6.我最无助的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 讨论:(1)你在填写中有何感受?(2)你认为自己的情绪的觉知能力如何?负性情绪出现时你是置之不理还是平和接纳?(3)别人的情绪经历对你有何启示? 一.转移法——做事转移法 人的情绪容易受到外在的事物与场景的影响,所以,外在的事物和场景发生改变,情绪也会随之改变。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佳时,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做,或者做一些能让自己专心投入的事情来分散注意力,将不愉快的心情暂时忘记。感觉是随行为而动的。当事情做完时,我们甚至可以发现,原来造成我们心情不好的原因已经消失了。 例如:看喜欢的书、和朋友玩、做义工、听音乐、看电影、睡觉等。 一.转移法——运动转移法 当感到心情低落、沮丧、精神不振时,要选择去做运动,加速身体的新陈代谢,促进身体的快乐的放松的激素分泌。 研究发现:一组抑郁症患者服药四个月,另一组每周运动三次,每次45分钟,连续四个月结果都有明显改善。六个月后,运动的一组效果更好。 维吉尼亚大学心理治疗教授布朗博士研究了一百零一位沮丧的学生,将他们分为运动组和不运动组。布朗博士发现:二星期慢跑五天,十星期就能明显地降低沮丧分值。而一星期跑三天的人,亦有同样的成绩,但在这期间不运动的人,却没有任何改变。 三.转移法——环境转移法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的情绪不好时,我们也可以单纯地转移我们的环境来转变我们的情绪。 例如:去海边散步、郊外骑车、登山、去差异特别大的地方旅游。 四.转移法——暂时搁置法 特别是在处理人际之间强烈的矛盾冲突时,暂时离开,冷静下来再处理。 一.转移法 再教育阶段 治疗的最后阶段。 巩固效果,强化新的观念。 重建新的感应模式。 寻找ABC 1、有一个女孩,因为喉炎变的声音沙哑,于是整个人变得畏缩、自卑和孤立。 A: B: C: 2、一对情侣,女方父母不认可男方后两人分手,女方出现沮丧、自我贬低、退缩、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 A: B: C: 3、一名大一新生没有考上理想中的大学,认为新的大学各方面都不如意,于是低落、懊恼,自我认可度低,做事没有干劲 A: B: C: 1、与不合理信念辩论技术(质疑性、挑战性) 艾利斯所创立。他认为,与不合理信念辩论的技术,使施治者得以用所学的方式,向求治者所持有的关于他们自己的、他人的及周围环境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挑战和质疑,从而动摇他们的这些信念。 采用这一辩论方法的施治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不断地向求治者发问,对其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质疑。 ①绝对化要求 施治者直接了当向求治者的不合理信念发问, 如“你有什么证据能证明你自己的这一观点?” “请证实你自己的观点” “事情为什么必须按照你的意志来发展?如果不是这样,那又会怎样?”等等 。 ②以偏概全 “你怎么才能证明你是一个一无是处的人?” “如果你在这一件事情上失败了,就认为自己毫无价值,那你以前许多成功的经历表明什么呢?” “你能否保证每个人在每件事情上都不出差错?如果他们做不到这一点,那又有什么理由表明他们就不可救药了?” ③糟糕至极 施治者针对求治者信念的不合理之处故意提出一些夸张的问题。这种提问方式把对方信念不合逻辑、不现实之处以夸张的方式放大给他们自己看。 有社交恐怖情绪的求治者 求助者:“别人都看着我。” 咨询师:“是否别人不干自己的事情,都围着你看?” 求助者:“没有。” 咨询师:“要不要在身上贴张纸写上‘不要看我’的字样?” 求助者:“那人家都要来看我了” 咨询师:“那原来你说别人都看你是否是真的?” 求助者:“…… 是我头脑中想象的……” “这件事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能否拿一个客观数量来说明?” “如果这件可怕的事情确实发生了,世界会因此灭亡吗?你会因此死去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国家基本药物培训通用课件.pptx VIP
- 园林绿化修剪标准.pdf
- 第1单元 活动1 发现身边的数据 课件2025湘科版信息科技四年级上册.pptx
- 《强直性脊柱炎》PPT课件.pptx VIP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件(共15张ppt)(内嵌音频+视频).pptx VIP
- 新22G03 墙下扩展基础.docx VIP
- 重点语法知识梳理(一)-2023学年七年级英语上学期期末考点复习(牛津上海版).pdf VIP
- 公司二手车鉴定评估报告表.docx VIP
- 2017的qq号如何免费申请_qq号免费申请账号的方法教程.docx VIP
- DL_T 5852-202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