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奖种推荐单位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山东大学科学.PDF

申报奖种推荐单位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山东大学科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申报奖种推荐单位项目简介推广应用情况-山东大学科学

一、项目名称 高致密度、高导热C/SiC 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与航天应用 二、申报奖种 技术发明奖 三、推荐单位 山东大学 四、项目简介 本项目属于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及其航天应用研究,涉及高性能耐高温炭纤 维增强碳化硅陶瓷(C/SiC)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以及该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 器热结构、卫星轻量化等航天领域的典型应用研究。C/SiC复合材料具有轻质、 耐高温、对裂纹不敏感、性能可设计性强等特点,国外已经在航天飞机热防护、 冲压发动机、大型卫星结构件、装甲防护等领域实现应用,而我国的高超声速飞 行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等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亦对此材料提出了急切需求。 服务国家科技战略,本项目就高超声速飞行器冲压发动机系统、卫星反射镜 轻量化支撑结构研制与应用过程中亟需解决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展开系统攻关, 取得了多项技术发明成果:(1)高致密度、高导热C/SiC复合材料的结构控制与 沉积反应制备技术;(2)C/SiC复合材料耐高温组份与涂层的反应制备技术。成 功解决了冲压发动机燃烧系统的耐高温、耐烧蚀、抗氧化等技术难题,解决了卫 星反射镜支撑结构的高导热、高刚度、低热膨胀等难题,并打破国产高强高模炭 纤维在上述领域的应用空白,为我国耐热与轻量化构件的成功研制与应用奠定了 坚实的技术基础。 五、推广应用情况 针对国内航空航天、汽车刹车等领域的需求,本项目与多个航天主体单位、 国内的汽车配件企业等单位合作,开展了C/SiC 复合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固 体火箭发动机、卫星相机轻量化等的应用研究,研制的多个航天构件通过了相关 单位的关键模拟试验,下一步将进行更多的航天应用推广;研制的C/SiC 汽车刹 车通过了LINK3900 试验台的测试,并已进行了路试,正在联合上下游企业与整 车单位共同进行推广应用。 六、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无 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八、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1、姓名:袭建人 排名: 1 技术职称: 研究员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全面负责高性能 C/SiC 复合材料及航天应用的总体方案及工艺技术路线的 设计与论证,直接领导和组织开展整体研究工作。提出C/SiC 复合材料制备技术 液相热解沉积工艺的理念,设计、发明了核心装备与工艺技术路线;针对卫星轻 量化、高超声速飞行器高温系统等航空航天领域的需求,提出国产高强高模进行 替换应用的技术思路;提出提高材料致密度,降低孔隙率,来提高C/SiC 复合材 料热导率的技术路线;完成了多个C/SiC 件的风洞试验评测,奠定了高性能C/SiC 复合材料在超燃冲压发动机耐热系统的应用基础。是本项目发明专利 1、2 的第 一发明人,作为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一篇。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曾获省级奖励两项,高温热场用炭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应用,编号 2015JB2020-6,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 年度,第六位;T300 型炭纤维生 产技术及设备,98-2-95-4,1998 年度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 年度,第四 位。 2、姓名:杨晓涛 排名: 2 技术职称: 工程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负责项目的工艺技术实施,参与设计、改造了C/SiC 复合材料工艺装备,提 出C/SiC 用C/C 坯体的微观结构控制与反应活性控制理念;提出耐高温涂层的技 术路线;负责完成C/SiC 复合材料构件的工艺实施。参与纤维预制体成型与改性 方案,参与高超声速C/SiC 前缘等工艺件的风洞试验台评测,是超燃冲压发动机 耐热系统C/SiC 复合材料构件研制的主要参与人,是本项目两项发明专利的主要 发明人,作为第一作者发表论文一篇。 曾获科技奖励情况: 未曾获奖。 3、姓名:庄光山 排名: 3 技术职称: 副教授 工作单位:山东大学 完成单位:山东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基于长期的炭纤维复合材料、金属材料、摩擦应用等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与本项目纤维复合材料性能分析与耐高温涂层技术研究,设计提出了耐高温涂 层的技术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