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粉末灰棕色淀粉粒
【化学成分】 对羟基苯甲醇-β-D-葡萄吡喃糖苷,即天麻素(天麻苷,gastrodin) 及苷元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等酚类化合物。 甾醇、有机酸、多糖及其他化合物。 【理化鉴别】 (1)取粉末1g,加水10ml,浸渍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碘试液2~4滴,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2)取粉末1g,加45%乙醇10ml,浸泡4小时,随时振摇,滤过。滤液加硝酸汞试液0.5ml,加热,溶液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3) TLC法鉴别:以天麻对照药材、天麻素对照品对照。 (4) TLC法鉴别:以天麻对照药材、羟基苯甲醇对照品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以质地坚实沉重、有鹦哥嘴、断面明亮、无空心者(冬麻)质佳;质地轻泡、有残留茎基、断面色晦暗、空心者(春麻)质次。 2、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乙醇浸出物不得少于15.0%。 3、含量测定: HPLC法测定,含天麻素(C13H18O7)不得少于0.25%。 天麻过去全为野生,现野生变家种,开始大面积栽培供药用。天麻较为常见的伪品有: ①马铃薯 茄科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的干燥茎块。 呈椭圆形,多已压扁。 表面有不规则纵皱纹及浅沟,无须根痕或有仿制的环纹。 嚼之有马铃薯味。 【知识拓展】 菊科 大丽菊Dahlia pinnata Cav.的干燥块根。 呈纺锤形,微弯曲。 表面灰白色或黄白色,有明显的不规则纵纹。 两端均呈明显的纤维样。 嚼之黏牙。 ②大丽菊 紫茉莉科 紫茉莉Mirabilis jalapa L.的干燥根。 长圆锥形,有的略扁,平直或稍弯曲。 表面淡黄色或灰白色,有纵皱纹和须根痕。 断面有同心环状纹理。 嚼时有刺喉感。 ③紫茉莉 菊科 双舌蟹甲草Cacalia davidii (F.) Hand-Mazz的干燥根茎。 长椭圆形,有的已压扁。 表面灰棕色,未去皮的呈棕黄色,环节明显,有不规则的纵沟和皱纹以及须根痕。 顶端有茎基残留。 ④羊角天麻 美人蕉科 芭蕉芋Canna edulis Ker-Gawl.的根茎。 圆锥形,顶端具包有叶鞘的残留茎基。 表面黄色有粉霜,未去皮的可见轮状环节。 断面带粉性。 有焦糖气,味甘。 ⑤芭蕉芋 * *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以外形呈怀中抱月,质硬而脆,断面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为佳。 2、浸出物:按醇溶性浸出物热浸法测定,稀乙醇不得少于9.0%。 3、含量测定:按HPLC法测定,含总生物碱以西贝母碱计,不得少于0.05%。 * 川贝母是一种名贵的中草药,据报道约有38种贝母属植物的鳞茎作贝母用。 云南,四川一带有一种“土贝母”,又称“草贝母”,来源于百合科植物益辟坚(丽江山慈菇)Iphigenia indica Kunth. Et Benth.的球茎,球茎中含有秋水仙碱(colchicine),其作为提取秋水仙碱的原料,此品误当贝母服用,容易造成中毒死亡。 【知识拓展】 浙贝母(Fritillaria Thunbergii Bulbus) 【来源】 百合科 浙贝母 Fritillaria thunbergii Miq. 干燥鳞茎。 【采收加工】 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鳞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产地】 浙江北部、江苏南部和湖南等省。 大贝: 鳞茎外层的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 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 气微,味微苦 珠贝 完整的鳞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 表面类白色,外层鳞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 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性状鉴别】 浙贝母药材图 粉末淡黄白色: 淀粉粒:甚多,单粒卵形、广卵形或椭圆形,层纹不明显。 表皮细胞:类多角形或长方形,垂周壁连珠状增厚;气孔少见,副卫细胞4~5个。 草酸钙结晶:少见,细小,多呈颗粒状,有的呈梭形、方形或细杆状。 导管:多为螺纹。 【显微鉴别】 浙贝母粉末图 1. 淀粉粒 2. 表皮细胞 3. 导管 【化学成分】 主含生物碱类成分:浙贝母碱、去氢浙贝母碱、浙贝宁、浙贝丙素、贝母素甲、贝母素乙等。 甾醇类:贝母醇、β-谷甾醇、胡萝卜素 糖类以及二萜类。 【理化鉴别】 TLC鉴别 以贝母素甲、贝母素乙对照。 【质量评价】 1、经验鉴别:以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为佳。 2、浸出物:按醇溶液浸出物热浸法测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