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设备设计任务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工程学院 PAGE \* MERGEFORMAT 11 过程设备与设计任务书 升 膜 式 茶 液 浓 缩 器 过程1102班 指导教师:崔政伟 设计者:陈仁炜 目 录 一、课程设计介绍3 二、课程设计任务介绍3 三、升膜式浓缩器原理介绍4 四、升膜式浓缩设备结构介绍4 五、升膜式浓缩器参数设计分析6 1物料衡算 6 2热量衡算 7 3换热面积计算 7 4换热管计算7 5、管子在管板上的分布8 6、浓缩器筒体选择计算8 7、管板的结构形式选择及尺寸10 8、浓缩器管板两端封盖及其结构10 9、二次蒸汽气速校核13 10、分离室体积计算13 11、分离室的设计14 12.开孔与接管的补强圈补强 18 13、其他结构及附件20 14、技术要求22 参考书目 23 一、课程设计介绍 目的:升膜式浓缩器的设计全面综合了机械CAD、热工学、传热与传质、过程设备设计及化工机器等的知识,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使所学的知识得到更深刻的理解和升华。 要求:全面认识掌握传热的工程计算,化工设备的结构设计和强度计算,熟悉并掌握化工设备图的画法及有关的规范、标准和手册,未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任务介绍 1、课程设计题目: 升膜式浓缩器设计 (2)升膜式茶液浓缩器: 日处理量 180kg/h 茶液浓度 5%~25% 原茶液温度 20℃,沸点进料;真空度650mmHg; 加热蒸汽压力 0.1MPa(表压);冷却水温度(进)30℃(喷射泵)。 2、主要设备的工艺设计计算 根据处理量对列管换热器部分进行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确定换热面积;根据二次蒸汽的气速等要求确定换热管的直径和长度大小。根据蒸发强度确定分离器的体积大小。 3、主要设备的强度设计计算 根据真空度大小等条件按外压容器设计蒸发器和分离器的壁厚以及开孔补强计算。 4、辅助设备的选型 对真空泵进行选型。 5、画设备总装配图 0号图,用CAD 6、编写设计说明书(20页左右) 7、答辩 三、升膜式浓缩器原理介绍 由多根垂直管束加热器和一个蒸发分离室等组成,被浓缩液体从加热管底部进入管内,加热蒸汽在管间传热及冷凝,将热量传给管内料液。料液被加热沸腾,便迅速气化,所产生的二次蒸汽及料液在管内高温上升,浓缩液被高速上升的二次蒸汽所带动,沿管内壁成膜状上升,在此过程中继续蒸发。这样料液从加热管底部至管子顶部出口处,逐渐被浓缩,浓缩液并以较高的速度进入蒸发分离室,在离心力作用下与二次蒸汽分离,二次蒸汽从分离室的顶部经水力喷射泵排出。为了保证物料有效地成膜状上升,蒸汽的速度应维持在一定的数值,如常压下一般20~30m/s,减压下速度更高。因此,如果料液中蒸发的水量不够,就难以达到所要求的气速,即升膜式蒸发器不适用于较浓溶液的蒸发,它对粘度很大,易结晶、结垢的物料也不适用。物料在管束中分为预热区、沸腾区和饱和区。沸腾区中成膜状流动,其传热膜系数大,而预热区和饱和蒸汽区的传热系数很小,因此希望膜状流动段尽可能扩大,而预热区和饱和蒸汽区则希望相对地缩短。 四、升膜式浓缩设备结构介绍 接管: a. DN20PN6 进料口 b. DN20PN6 循环料口 c. DN40PN6 蒸汽出口 d. DN15PN6 蒸汽进口 e. DN32PN6 冷凝水出口 f. DN150PN6 二次蒸汽出口 g. DN32PN6 出料口 h. DN80PN6 视镜 i. DN32PN6 破真空口 j. DN40PN6 灯光口 k. DN150PN6 手孔 l. DN32PN6 真空表界面 五、升膜式浓缩器参数设计分析 1、物料衡算 由已知条件知升膜式浓缩器处理量为F=180 Kg/h,茶液浓度由5%浓缩到25%,可以算出水分蒸发量w=18 2、热量衡算 1、传热膜系数K 设计计算的关键是确定传热系数,目前确定传热膜系数的主要方法是依靠实验测得,第二种方法是利用有关准数方程计算传热膜系数 。 本次设计,根据《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指导》推荐的范围,在μ0.0002pa*s传热膜系数K=1163~4071W/(m2k),取K=1100W/(m2k) 2、总传热量Q Q= 预热:Q t1为进料温度53.5℃,t2 汽化热:Q2=γw 换热管内的真空度P 大气压力P 所以,换热管内的绝对压力P= 查饱和水蒸气表t2=53.5℃ Q 热损失:Q 求得:Q= 3、换热面积A Q=KA ? 加热蒸汽表压Pe=0.1MPa 查饱和水蒸汽表:T=120.2℃ t ? A= 加热蒸汽消耗量D= 4、换热管计算 根据标准,换热管的管径规格为?19~?50,常用的是?19和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