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华医事科技大学学制四技科目名称哲学与人生壹课程说明凝
PAGE
PAGE 1
中 華 醫 事 科 技 大 學
學制
四技
科目名稱
哲學與人生
課程說明:凝透過哲學理論的照明,引導學生理解人生的現象,批判、反省世俗的人生迷思,進而建構積極樂觀、圓融無礙的人生哲學。讓生命的出路與處境,在即有限而求無限的體證之中,長養德行生命的超越,成就安身立命的期待。
教學目標:
1.成就自然無為的人道關懷 2.體認我執我限的生命困境
3.尋求去思去偏的生命進路 4.體現常道常德的生命價值
5.架構生死智慧的具體示現
教學內容:專書授課、講義教材的補充
教學方法:授課、分組討論
教學評量: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學習態度、作業(報告)
補救教學:以鷹架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縮短差異。
教學改進:以學生的評量成果和學習表現,作為自我教學上的反思和改進。
附件:
ㄧ、教學進度表
週 數
內 容
時 數
備 註
1
導 論
2
2
理性追求的向度
理性的意義
第二節 論理的生活與邏輯
2
3
認知與科學
第四節 價值與人的生活結論
2
4
.第二章 科學˙科技˙人文
科學與科技
科學與文明
科學與科技文明的反省與人文精神的重建
2
5
第三章 人在社會中的自由與局限
第一節 西方思想中關於自由與局 限的理論
2
6
為何要有局限
第三節 自由與局限的限度
2
7
中國社會的規範根源
第五節 中國儒家的社會局限
第六節 結論
2
8
分組報告
2
9
期中考
2
10
第四章 中西環境思想與生活
2
11
第五章 從生命倫理談生死的抉檡
第一節「優生」的倫理難題
第二節「優死」的倫理難題
2
12
倫理的思考
第四節 生命應有的價值與尊重
2
13
第六章 生命的安頓
第一節 人生哲學與生命的安頓
2
14
第二節 生命何以無法安頓?——煩惱與不安
第三節煩惱與煩惱的解除
第四節 不安與如何安頓
2
15
第七章 生活中的美與美感
第一節在生活中產生美感
第二節 美感與快感
2
16
第三節 藝術的生命情調
第四節「樂」之合與生活的合
2
17
第八章 宗教: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方法
第一節 宗教哲學與人生哲學間的 關聯性
2
18
第二節 宗教的起源:人的自我定位
第三節 宗教內人與超越界的關聯
第四節 宗教的倫理:人於此生的安身立命
2
19
期末考
2
導 論
1.第一章 理性追求的向度
第一節 理性的意義 第二節 論理的生活與邏輯
第三節 認知與科學 第四節 價值與人的生活結論
2.第二章 科學˙科技˙人文
第一節 科學與科技 第二節 科學與文明
第三節 科學與科技文明的反省與人文精神的重建
3.第三章 人在社會中的自由與局限
第一節 西方思想中關於自由與局限的理論
第二節 為何要有局限 第三節 自由與局限的限度
4. 第三章 人在社會中的自由與局限
第四節 中國社會的規範根源 第五節 中國儒家的社會局限
第六節 結論
5.期中考
6.第四章 中西環境思想與生活
7.第五章 從生命倫理談生死的抉檡
第一節「優生」的倫理難題 第二節「優死」的倫理難題
第三節 倫理的思考 第四節 生命應有的價值與尊重
8.第六章 生命的安頓
第一節 人生哲學與生命的安頓
第二節 生命何以無法安頓?——煩惱與不安
第三節 煩惱與煩惱的解除 第四節 不安與如何安頓
9.第七章 生活中的美與美感
第一節在生活中產生美感 第二節 美感與快感
第三節 藝術的生命情調 第四節「樂」之合與生活的合「樂」
9.第八章 宗教: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方法
第一節 宗教哲學與人生哲學間的關聯性
第二節 宗教的起源:人的自我定位
第三節 宗教內人與超越界的關聯
第四節 宗教的倫理:人於此生的安身立命
10.期末考
PS.課程內容可依課程需要而調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