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二十二期 (2009 年7 月) 頁 1-36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
哲學典範
劉又銘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摘要
明清時期羅欽順、王廷相、吳廷翰、顧炎武、戴震等人的哲學
可以統稱為「自然氣本論」。它的哲學典範跟程朱理本論以及陸王
心本論有明顯的、基本的差異,因此一向被理學主流觀點所排擠。
事實上,經由所謂創造的詮釋,我們可以發現它是荀學一路,這就
難怪明清以來它在尊孟抑荀的氛圍下得不到恰當的理解和肯定
了。本文跳出孟學中心的思維,從荀學的進路,對它的哲學典範做
出正面的詮釋。大致上,明清自然氣本論以混沌的自然元氣為世界
的本原、本體,以人的稟氣為人性的本原、實體;這自然元氣與稟
氣的流行與開展,就形成了宇宙與人生的一切。由於宇宙、人生的
一切現象都是「自然中有其必然」,因此成德之道就是直接就著宇
宙、人生的種種現象,探求其中所蘊涵所潛在的必然之則,予以凝
定並且據以遵行。這樣的思想理路,是荀學思維在宋明理學主流觀
點的質疑與貶抑下一個創造性的發展,它關於宇宙、生命、成德之
道的認知和詮釋比宋明理學主流觀點更貼近現代一般人的感受,它
是表現了「中國文化脈絡下的早期現代性」的一個哲學典範。
2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二十二期
關鍵詞:氣學、氣本論、自然氣本論、荀學、早期現代性、
弦論
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哲學典範 3
明清儒家自然氣本論的
哲學典範
壹、前言
宋明清儒家的「氣本論」(或稱「氣學」、「氣的哲學」),
1 大陸學者關注、探究已久(張立文,1993 :519 ;葛榮晉,1990 :
第 14 、15 章),然而在台灣它卻還是個新興的、相對邊緣的論題。
2 儘管如此,由於大陸學者過去的唯物主義詮釋進路跟氣本論其實
不盡相契,所以台灣學者仍然有許多可以發揮的空間,甚至還能夠
找到新的切入點在一些基本問題上費心斟酌。有關氣本論的分類便
是這樣的一個基本問題,由於這是本文討論的一個必要的基礎與前
1 這幾個語詞必須跟「氣論」做個區別。「氣論」的義涵比較寬泛,指任何哲學立
場下關於氣的論述。「氣本論」、「氣學」、「氣的哲學」等語則跟「理本論」、
「(程朱)理學」、「心本論」、「(陸王)心學」等語屬於同一個位階,意味著
一種以氣為本原、本體的哲學。所謂以氣為本原、本體,並不意味著在價值判斷上
以氣為本而以理、道為末,以及重氣輕理、「唯氣」捨理。就氣本論來說,理與道
就蘊涵在氣當中,不在氣之外,不跟氣構成對立的兩端;這跟理本論、心本論裡理、
氣相對的理路並不一樣。
2 2004 年 11 月在台北舉辦的「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大東亞
文明研究中心主辦),應是台灣關於這論題的第一次學術會議。參見楊儒賓、祝平
次,2005 。
4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 第二十二期
提,所以底下就先從這裡談起。
台灣較早正式研究氣學的是楊儒賓。他一度針對兩種不同型態
的氣論指出(1996 :第8 章;2004 ;2005 ),王廷相、吳廷翰、王
夫之、顏元、戴震等人的氣論是「自然主義哲學的氣論」、「整體
論的氣論」、「一種精微的唯物論類型之唯氣論」,是「氣學的氣
論」;而張載、羅欽順、劉宗周等人的氣論則是「體驗哲學的氣論」、
「本體論的氣論」、「體用論的氣論」,是「心學的氣論」。也就
是說,只有王廷相等人的氣論可以稱作「氣學」;至於張載等人的
氣論則基本上屬於心學(羅欽順是半心學),而不能稱作「氣學」。
在楊儒賓上述觀點中,「唯氣論」似乎意指「某種唯物論的同義詞」,
而「氣」似乎意指「形下的物質單位,它是一切存在物最終的基質」;
而所謂「整體論」、「本體論」二語則分別表述著「(僅只是)變
化的整體」以及「變化的整體乃是本體所現」的觀點。
不過,楊儒賓 (2006) 新近已對上述觀點做了修訂,改將上述
兩類氣論都稱作「氣學」,並且從工夫論的角度,分別稱之為「先
天型氣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