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屏障-中国水利技术研究网
* 封面 水生态修复中几个问题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陈进 2015年4月10日 主要内容 水生态修复必要性 不同水域生态修复目标及方法 水生态修复市场及未来趋势 我国水污染状况已经很严重 2013年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775亿t 河流:水质在Ⅲ类以下占河长31.4% 湖泊:Ⅲ类以下湖泊数占68.1% 2013年全国评价水功能区5134个,满足水域功能目标的2538个,占评价水功能区总数的49.4%。 地下水质:不适合饮用外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7.1%。 适合除饮用外其他用途的Ⅳ?Ⅴ类监测井占76.0%。 健康的饮用水源已经十分珍贵,水源保证率不高 全国共有濒危或接近濒危的高等植物4000~5000种,占我国高等植物总数的15-20%。 已确认有258种野生动物濒临灭绝。在《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列出的640种世界性濒危物种中,我国有156种,约占总数的1/4。 资源难以承载,环境难以承受,人与自然难以和谐,子孙后代可持续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长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水污染状况 沿江常年存在700公里长的污染带 天然湖泊及中小水库富营养化及污染 土壤污染及农业面源污染及对水污染影响 主要江河船舶污染及突发水污染事故 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及地下水污染 大气污染沉降加重水污染 长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珍稀动物及鱼类濒临灭绝 原因 需要的水文及水动力过程变化 栖息地(三场一道)破坏 没有足够的食物(包括毁灭性捕捞) 水污染 结果 野生鱼类资源枯竭 珍稀和特有鱼类濒临灭绝 长江上“无鱼”感觉 白鳍豚的故事 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产于长江中下游,曾经在长江生活和游弋超过2500 万年,近10来年 再未被发现,已 经功能性灭绝。 江豚面临危境 江豚,俗称“江猪”,本来不算珍稀,只要有吃的和必要的栖息地就可以生存,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但近10年来,由于缺少安全的栖息地和食物(小鱼),目前少于1000头,比大熊猫的数量还少,已经成为水上“大熊猫”,如果不加大 保护力度,5-10年也面临 灭绝 中华鲟自然繁殖危机 已经在地球上生活1.5亿年,比长江形成的历史还长,是名副其实的活化石,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在其自然繁殖地很小,近年来自然繁殖量越来越少,甚至不繁殖(2013年和2014年),今年能否产卵很难说,有消亡的可能。 原因:产卵场由原来 600公里减到6公里范围, 水温、底质及环境条件 要求苛刻。 长江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问题 自然河与人工河之争 梯级水电站及河流渠化 河道整治、岸线稳定及硬质护坡 码头、桥梁及岸线利用 堤防及洲滩利用与河流横向联系 泥沙及物质通量巨大变化及集中分布问题 河道采砂及生物栖息地保护 水文及水动力过程人为控制 总之,江湖的四维连通受阻。 良好水生态系统特征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栖息地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结构完整: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齐全;食物链结构完整 外来物种少,当地特有和珍稀物种生存良好 景观及水文化功能,使人宁静、陶醉、舒心,产生灵感之地 水质良好 河流修复的目标 基本目标:为人类持续地利用 行洪、航运、水力发电、供水、灌溉、旅游、文化(人类目标)+水生态系统良好(最终也是为了人类) 基本特征:自然的水文水动力过程;平衡的物质输移;安全而环境友好的岸坡生态屏障带;水系连通(纵向、横向和垂向);水质优良;维系珍稀和特有物种生存环境;城市岸边景观 天然湖泊修复的目标 基本目标:为人类持续地利用 蓄洪、航运、供水、灌溉、旅游、文化(人类目标)+湿地生态系统良好(水生生物及候鸟、水禽、水牛等) 基本特征:水质优良;生态系统的结构;环境功能齐全;野趣及旅游价值高 城市水域及水系生态修改的目标 基本目标:蓄洪、排涝及水景观修复 最高目标:基本目标+水生态系统修复+水文化挖掘 城市湖泊修复基本原则:三线一道管理思路 严控灰线(建筑物); 扩宽绿线(生态屏障); 淡化蓝线(自然的水位变幅)。 水生态系统修复理论及方法 没有经典、数学式定量化的理论 对于自然保护区或者人烟稀少地区,按自然规律办事,少干扰和进一步破坏也许是佳的修复;对于人类活动密集区,应该因地制宜,恢复生态功能与景观并举 旗舰物种保护不如生态系统保护重要 生态系统结构和完整性保护比物种数量或者生物量保护重要 恢复生态功能比恢复景观更重要,生态+景观+水文化三者结合为最佳 不同水禽可取食到不同深度的食物,因此即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