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xx年以后教授如何评定等级和工资.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年以后教授如何评定等级和工资

HYPERLINK /newsDetail_forward_ 1949年以后教授如何评定等级和工资 ???????1978年进大学读研究生之前,我对大学教员评职称的了解都来自传闻。进校以后,我从老师们,特别是从谭其骧先生那里听到过关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大学教授工资、职称的一些事情。 ???????谭先生晚年中风康复后行动不便,1980年我接受领导安排做他的助手。谭先生如果离家外出,都由我陪伴,一方面照顾他生活起居,另一方面也帮忙处理学术和工作上的事,比如往来的信件、文件资料等。因为和谭先生相处的机会和时间都很多,所以,我对谭先生来往的客人、朋友都比较熟悉。为了写《谭其骧传》,我也曾专门请教过一些老先生。 ???????关于教授的工资和职称评定,我讲的就是我知道和我经历过的情况。? ? ?? ???????1956年工资改革以前,大学教师的工资是“谁聘谁定”——聘你做什么教职,薪水多少,聘书上写得很清楚,从助教到教授都是如此。二三十年代有所谓的“庚款教授”,就是拿庚子赔款出国留学、学成归来的教授,他们的薪水比一般教授高。此外,1942年、1943年国民政府曾评选过两批“部聘教授”,被视为“教授中的教授”,他们的薪水设有最低标准。普遍地说,当时教授的工资由学校自己定,没有明确、统一的标准,抗战以前教授的生活是很好的。 ???????抗战期间物价飞涨,尽管也涨工资也发津贴,较之以往,教授的待遇已大不如前。抗战时浙江大学西迁至遵义,听谭先生讲,要去遵义的时候,就有人通知他们要尽量多地带些日用品,带去卖了换钱。遵义的土财主没见过洋货,据说随便拿双袜子去卖,换的钱可以吃一个礼拜。当时还有教授倒卖骡子、马等。 ???????抗战胜利以后不久,货币贬值,谭先生在浙江大学的工资已经不能养活家里夫妻二人和四个小孩。于是他到上海来兼职,但兼职教授不能拿全薪,是暨南大学以“谭季龙”的名字聘他为全职教授,这样两份全职薪水才勉强维持生活。后来货币持续贬值,这些钱也不够用。浙江大学就统一采购,给教职工发实物工资,今天发一袋米,明天分点煤球,教授和职工之间也没有多寡之分,就是保证能过日子罢了。?????? ???????新中国成立后,照旧接管大学。1952年国务院下发通知进行第一次工资改革,工资依级别而定,当时货币尚不稳定,所以并未作为工资结算单位,而是以实物为基础进行折算,称为“折实单位”,也叫“工资分”,就是所谓的“工分”。 ???????“工资分”由伙食分、服装分、津贴分三部分构成,按粮、布、油、盐、煤五种实物的数量进行折合,以此保证基本生活需求。物价逐步稳定后,1956年工资改革就废除了“工资分”,改行货币工资制,全国划分十一类工资区,分别执行不同的工资标准。伴随这次改革展开了一轮工资定级。 ???????复旦大学根据高教部《关于195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职工工资评定和调整的通知》制定了各类人员工资标准,主要分教学、行政、教辅三大类。工资改革后,复旦大学全校教职工平均工资九十一元,教学人员中教授平均两百三十八元、副教授一百八十二元、讲师一百十八元、助教六十七元。教学人员工资标准有十二级,依此标准,一级工资每月三百六十三元,二级工资每月三百零二元五角,谭先生是二级教授领二级工资。按当时的物价标准,请个管吃住的保姆每月开支五到十元。可见,月薪一百元以上在当时已是高薪。 ???????五十年代以后有过几次工资调整,都是由全国统一发文,地方上再制定、执行细则,这往往受到种种政治因素影响,比如涉及敌我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或者划为“右派”的人,按照规定就不属于工调对象。 ???????另外,工调有名额限制。在分配名额时提倡大家发扬风格,鼓励共产党员、积极分子不要争取工调名额,要照顾、优待统战对象等。开始确实有人响应号召,主动放弃自己的机会,但后来发现上当了——“文革”开始以后的很多年再没有进行过工调。 ???????1965年我刚参加工作时的工资是三十七元,按当时政策,到1966年8月我的工资可以涨到四十八元五角。1966年6月“文革”开始,暂停工调,直到1969年我才拿到四十八元五角的工资。这之后工资基本不再调整,直到我读研究生时,工资还是四十八元五角。 ???????这番经历之后,但凡有调整工资的机会,大家就拼命争取——这次放弃了,谁知道下次是什么时候呢! ???????对1956年评定的一级、二级教授来说,这几次工资调整对他们没产生什么影响,他们的工资一直没有上调过。五六十年代教授没有奖金、津贴,曾有过的变相福利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发过购买食用油、黄豆的票,或者饭票。当时上海丽都花园就曾招待过政协委员、统战对象,在那里可以比外面吃得好一点。不止是上海,北京也有这样的情况。 ???????做谭先生的助手时,我给他送过工资条,当时他领的还是1956年的工资,其他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jia1q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