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宇宙探索史上败笔
宇宙探索史上败笔
科普刊物往往把科学发现和成就的取得描绘成顺理成章之事,好像只要想到了,并照所想的去做,就会有所突破,就能达到预想的目标。其实,科学研究的成功率一般只有10%或者更小。真正的科学家往往是在经历了九次失败之后,仍能以同样的热情投入第十次研究,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成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过程同样如此。本文拟通过人类对一系列不存在的“星球”或“卫星”的研究经历,向人们展示宇宙探索史上的几处“败笔”。
沃尔卡诺斯星球
19世纪一个悬而未决的天文学难题是,人们无法解释水星运行轨道的偏移现象。1860年1月2日,法国著名天文学家、数学家乌尔宾?列威利埃(曾在海王星发现之前就准确计算出了其位置)预言,在太阳和水星之间有可能还存在一颗行星。这一消息刚一传出,苏黎士太阳黑子研究中心的沃尔夫教授就宣布,他发现了几颗“可疑的”太阳黑子。紧接着,其他一些天文学家也相继表示支持列威利埃的猜想。
在这之前,列威利埃还收到一位天文爱好者列斯卡波的来信。此人谈到,他在1859年3月26日曾发现太阳上有一个大黑斑。在他观察的一个多小时中,这颗黑斑飞越太阳圆面约1/4的距离。列威利埃通过推算认为,这颗“行星”的重量是水星重量的1/17,它绕太阳1周的时间为19天另7个小时。于是,他便为其取名为“沃尔卡诺斯(火神)”星球。
1860年太阳全食期间,列威利埃动员自己在法国和其他国家的所有同事寻找“沃尔卡诺斯”,但没有成功。
1875年2月4日,德国天文学家威贝尔告诉列威利埃,他发现了太阳上的一个大黑斑。列威利埃据此推断,“沃尔卡诺斯”应该在2月初飞越太阳圆面,但最后还是无果而终。
1878年7月29日,又有两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发现,在太阳附近存在“某种飞行物”,美国密歇根州的天文学教授瓦特松甚至发现,在太阳和水星之间存在两颗行星。
当许多科学家一致证明存在这一行星时,这种发现似乎已成为事实。但在此后的好长时间内,从未有人观察到过这一“行星”。而且,当1916年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后,这一猜想最终不攻自破。
到1929年5月,美国帕萨迪纳的天文学家艾尔文?弗洛伊德里赫详细记录了太阳全食的过程,并在分析了太阳周围的运动物体后宣布,太阳附近根本不存在什么行星。
水 星 卫 星
1974年3月27日,美国“海员10”号太空飞船飞越水星上空时,突然发现一股强大的紫外射线。第二天,这股射线消失,但三天之后又重新出现,而且,它似乎不像是来自水星。
天文学家都知道,如此波长的紫外线绝不可能在宇宙中滞留如此长的时间。那么,它从何而来?莫非水星也有卫星?
此后科学家还发现,这种射线的运行速度每秒约为4000米,这进一步佐证了有关水星卫星的猜想。美国有关方面就此召集专家小组进行论证,并已做好了向新闻界宣布的准备。此时眼明手快的记者已将这一消息公诸于众。
正当人们将这一消息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有关专家却突然出面否认了有关“水星卫星”的说法。原来,经过有关专家的详细研究发现,这股射线是星际间未被吸收的紫外线,美国太空飞船发现的射线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通过这一发现,人类学会了利用紫外线观察天体。由此可见,在科学探索中,偶尔的失误也可能产生有益的结果。
金 星 卫 星
1672年,一位享有盛誉的天文学家约瓦尼?多米尼科?卡西尼发现金星有个“伴侣”。但是,这位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并未立即宣布这一消息,只是在4年后它再次出现后才记录下来。这个“伴侣”的半径是金星的1/4,且具有相似的位置。接着,相继有许多科学家分别在1740年、1759年和1761年发现了这一现象。
围绕金星是否存在卫星,不同观点的科学家们展开了激烈的辩论。1766年,维也纳天文台台长海尔发表论文称,所谓的“金星卫星”只不过是一种视错觉,因为金星发出的耀眼的光芒足以在人们的视觉中多反射出一个小型圆面。但“卫星”的目击者立即予以反驳,德国科学家约根?拉姆贝特甚至公布了有关“卫星”轨道的详细数据材料。
1884年,布鲁塞尔天文台台长胡佐提出另一种假说。他通过观察研究发现,在他所进行的1080个观察日中,只有3天能看到金星上空有“卫星”。据此,他得出结论称,人们观察到的所谓的“卫星”有可能是一颗独立的行星,每283天绕太阳1周,偶尔会和金星一同出现。
3年之后,比利时科学院发表专著认为,几乎所有的“发现者”都把金星附近的一颗普通星星误认为是金星的卫星。此后,美国天文学家爱德华?巴尔纳尔德于1892年8月13日再次证明,金星附近的“飞行物”只不过是一颗小行星罢了。
第二颗月亮
1846年,法国图卢兹天文台台长弗雷德里克?彼蒂宣布,他们于3月21日发现了地球的第二颗卫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_g3-cn11h.pdf VIP
- 农村环境整治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02J611-1钢钢木大门图集(OCR).pdf VIP
- 婴幼儿动作技能训练 标准课件.pptx VIP
-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吉林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pptx VIP
-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婚纱影视拍摄基地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VIP
- 小学情景教学课件.ppt VIP
- 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最全、最完整范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