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兴义市蔬菜产业发展思考
对兴义市蔬菜产业发展思考
摘要 蔬菜是兴义市种植业中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9 300 hm2左右(含复种面积),总产量44万t以上,总产值10亿元以上,占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通过对兴义市“十二五”时期蔬菜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蔬菜产业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 蔬菜;现状;对策;贵州兴义
中图分类号 F326.13;S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2-0309-02
兴义市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是贵州省第四大城市,辖区国土面积2 911.1 km2,耕地面积8.8万hm2,森林覆盖率40%,总人口83万人,其中城市中心区人口40万人;兴义市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地处东经104°32′~105°11′,北纬24°38′~25°23′,最高海拔2 207.2 m,最低海拔780 m,年平均气温16.2 ℃,1月平均气温4.5 ℃,7月平均气温26.8 ℃,年日照时数1 616 h,年降雨量1 300~1 600 mm,无霜期300~345 d,属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带,具有亚热带季风湿润气侯特征,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土壤肥沃,自然生态条件较好,非常适宜发展蔬菜产业。
1 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十二五”时期,兴义市常年种植蔬菜面积18 667~20 000 hm2(含复种),其中,常年蔬菜基地面积1 300 hm2左右,年蔬菜总产量45万t左右,能满足兴义市民的需求。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加上受当地气候条件所限,季节性、时令性蔬菜满足不了广大市民的需要。全年需要外调时令蔬菜15%左右,本市生产的蔬菜全年外销30%左右,本地自给蔬菜达85%以上。截至2015年5月,全市从事蔬菜生产、加工、销售的企业有省级重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中的核心示范区2个(枫塘、十里坪),市级以上龙头企业8个,农民专业社31个。
1.1 种植种类
兴义市境内主要种植以下14个大类200余个品种的蔬菜。分别是根菜类蔬菜,主要种植萝卜和胡萝卜等;白菜类蔬菜,主要种植大白菜、小白菜、瓢白等;甘蓝类蔬菜,主要种植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和球茎甘蓝等;芥菜类蔬菜,主要种植大叶青菜、笋壳青菜、包青菜、大头菜等;绿叶蔬菜,主要种植莴笋、莴苣、菠菜、芹菜、豌豆苗、芫荽等;薯芋类蔬菜,主要种植马铃薯、生姜、芋、山药和魔芋等;葱蒜类蔬菜,主要种植韭菜、蒜、大葱、火葱等;瓜类蔬菜,主要种植黄瓜、南瓜、冬瓜、丝瓜、苦瓜、佛手瓜等;豆类蔬菜,主要种植四季豆、豇豆、豌豆、蚕豆、毛豆等;茄果类蔬菜,主要种植番茄、茄子和辣椒;水生蔬菜,主要种植莲藕、茭白、慈菇等;多年生蔬菜,主要种植竹笋、香椿等;野生蔬菜,主要种植折耳根、猫耳多、刺五加等;食用菌类,主要种植白蘑菇、灰树花、平菇、姬松茸、竹荪等。
1.2 区域分布
根据不同自然气候条件功能定位,全市分为以下3个种植区域:一是常年蔬菜种植区。主要分布在城郊结合部滴水、民航、丰都、龙塘、枫塘、坝佑、十里坪等区域,种植面积1 300 hm2左右,主产鲜销蔬菜,周年上市供应城区市场,解决城镇居民菜篮子问题。二是反季节蔬菜种植区。利用兴义市1 500 m以上高海拔地区的冷凉夏季,种植反季节蔬菜,主要种植白菜、青菜、萝卜、西兰花、豌豆、胡萝卜、辣椒等,产品除满足兴义市场外,还远销贵阳、南宁等城市,主要分布在乌沙、白碗窑、七舍、捧乍等乡镇。三是早熟蔬菜种植区。利用1 100 m以下低海拔地区的温热条件,提早种植时间,采用大棚或小拱棚育苗、营养坨育苗,大棚栽培、地膜覆盖栽培,提早上市,解决淡季蔬菜供应。主要分布于丰都、马岭、南盘江、仓更、沧江等乡镇(街道)。主要种植茄子、辣椒、番茄、瓜类、豆类、早糯玉米等。
1.3 种植模式
一是分科轮作:茄科―十字花科―豆科,葫芦科―豆科―十字花科,薯芋类―葱蒜类―十字花科,一年3~5茬。二是水旱轮作:菜―稻―菜模式,一年三熟。
2 存在的问题
2.1 基础设施问题
由于受山区自然条件限制,生产基地相对分散,田间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导致蔬菜产量不稳,质量不高,田间运输道路网络没有形成,蔬菜收获靠人工搬运,费工、费时,损坏率较高,影响了蔬菜生产的效益[1]。
2.2 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蔬菜种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据调查测算,每667 m2蔬菜从种到收仅劳动力成本就达1 600元以上(劳动力20个以上,平均每个劳动力60~80元)。当前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劳动力缺乏。
2.3 蔬菜种子价格偏高
比如茄果类蔬菜,优质西红柿1粒种子的售价为0.5元以上,再加上农膜、农药、肥料的投入,造成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