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分析测试百科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年 月 日
总 则
为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震减灾法 并实行
以预防为主的方针 使建筑经抗震设防后 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 避免人员伤亡 减少经济损
失 制定本规范
按本规范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 其抗震设防目标是 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
遇地震影响时 一般不受损坏或不需修理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
震影响时 可能损坏 经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继续使用 当遭受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
预估的罕遇地震影响时 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
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 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本规范于抗震设防烈度为 和 度地区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及隔震 消能减
震设计 抗震设防烈度大于 度地区的建筑和行业有特殊要求的工业建筑 其抗震设计应按
有关专门规定执行
注 本规范一般略去 抗震设防烈度 字样 如 抗震设防烈度为 度 度 度 度 简称为 度 度
度 度
抗震设防烈度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权限审批 颁发的文件 图件 确定
一般情况下 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或与
本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对应的烈度值 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 可按批准的抗
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进行抗震设防
建筑的抗震设计 除应符合本规范要求外 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
的规定
术语和符号
术 语
抗震设防烈度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抗震设防标准
衡量抗震设防要求的尺度 由抗震设防烈度和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
地震作用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 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缶地震作用
设计地震动参数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加速度 速度 位移 时程曲线 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
年设计基准期超越概率 的地震加速度的设计取值
设计特征周期
抗震设计用的地震影响系数曲线中 反映地震震级 震中距和场地类别等因素的下降段起
始点对应的周期值
场地
工程群体所在地 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 其范围相当于厂区 居民小区和自然村或不小
于 的平面面积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根据地震灾害和工程经验等所形成的基本设计原则和设计思想 进行建筑和结构总体布
置并确定细部构造的过程
抗震措施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 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 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
求
主要符号
作用和作用效应
结构总水平 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地震时结构 构件 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风荷载标准值
地震作用效应 弯矩 轴向力 剪力 应力和变形
地震作用效应与其他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作用 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弯矩
轴向压力
剪力
基础底面压力
侧移
楼层位移角
材料性能和抗力
结构 构件 的刚度
结构构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