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X前轮偏磨分析研究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XXX前轮偏磨分析研究报告

前轮偏磨 第 PAGE 6 页 共 NUMPAGES 9 页 关于XXX前轮偏磨路试及分析报告 一、前言 市场反馈我司XXX车型存在前轮偏磨现象,尤其教练车为明显。针对这一问题,对该车型进行了认真的检查和路试检验,并从原理上进行分析,旨在指出问题的真正原因所在,为正确解决技术、质量问题提供依据。 二、造成前轮偏磨的因素 造成前轮偏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使用习惯、轮胎气压、道路条件等都可能造成轮胎偏磨。以下主要从产品技术上进行分析: 车架、悬架部件等零部件的尺寸精度是保证车辆技术状况、前轮定位的基础。 前轮定位参数的影响 在前轮定位参数中,影响前轮偏磨的主要参数是前束,过大的前束或负前束会造成轮胎内、外缘产生快速磨损即偏磨现象。 3、前悬架扭杆弹簧刚度的影响 悬架弹簧刚度不足或使用过程中产生衰减,均会造成轮胎偏磨现象。 4、汽车前悬架转向横拉杆布置不合理 三、具体分析如下: 1、上述①、②点为常识,无须讨论。 2、③点:前悬架扭杆弹簧刚度的影响 悬架刚度的不足或减弱会改变下球铰的摆动弧,车轮跳动时产生额外的横向运动导致轮胎磨损。(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弹簧刚度的衰退可导致前轮跳动时前束加大、横向运动加剧(B>A),从而导致轮胎偏磨。 (参考文献:(加)唐·诺里斯 (美)杰克·尔贾维克 《悬架系统及转向系统》) 3、④点、汽车前悬架转向横拉杆布置 前悬架的横拉杆姿态对于前悬运动时前束的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车型在 HYPERLINK \t _blank 设计时,转向机横拉杆姿态一般接近水平(即严格控制转向机横拉杆两端的高度差),这样能够保证在悬架上下跳动过程中对前束的影响减到最小。 (参考文献:宗召波 《汽车前胎偏磨的研究及其解决方法》) (见附件1) 这段话里包含了优化设计的理念,如果转向横拉杆的内端球头高出水平状态,当车轮向上或向下跳动时前束的变化量较大,因此接近水平状态是较为理想的设计。(如下图所示) 前轮上跳时前束变化图: 图中:A-O1为老状态横拉杆位置,A-O2为新状态横拉杆位置(拉杆内端加高)。前轮上跳时,拉杆外端由A点上跳至A0位置。老状态横拉杆长度变化为A-A1,新状态横拉杆长度变化为A-A2。可见老状态的变化量小,即前束变化小。 前轮向下跳动时前束变化图: 图中:A-O1为老状态横拉杆位置,A-O2为新状态横拉杆位置(拉杆内端加高)。前轮下跳时,拉杆外端由A点下跳至A0位置。老状态横拉杆长度变化为A0-A1,新状态横拉杆长度变化为A0-A2。可见老状态的变化量小,即前束变化小。 四、路试验证 1、样车情况 产品开发部对车架尺寸进行了检查,符合图纸要求。采用增加刚度的扭杆弹簧:原件技术要求刚度为53.261N.m/°±1.5%,杆径24mm;试验件刚度为56.153N.m/°提高5%,杆径24.4mm。在试制车间装配前、后悬挂,再转给总装车间装配并按现行工艺文件进行调整,于2010年9月26日出发,前往湖北省襄樊,进行满载状态下路试验证前轮磨损情况(按满载标准配重:2人+325kg沙袋),于2010年10月2日返回公司,共行驶3180km。 2、数据采集 ①、试验前空载,设备2: 参数名称 调整前 标准最小值 标准最大值 调整后 前轮总前束 -3.41° 0.00° 0.24° 0.04° 左前轮前束 -1.22° 0.00° 0.12° 0.02° 右前轮前束 -2.19° 0.00° 0.12° 0.02° 左前轮外倾 0.73° 0.17° 0.83° 0.65° 右前轮外倾 -0.14° 0.17° 0.83° 0.53° 左轮主销后倾 2.52° 2.33° 3.17° 2.58° 右轮主销后倾 3.30° 2.33° 3.17° 2.39° ②、试验后空载,设备2: 参数名称 调整前 标准最小值 标准最大值 调整后 前轮总前束 0.03° 0.00° 0.24° 0.03° 左前轮前束 -0.04° 0.00° 0.12° -0.05° 右前轮前束 0.07° 0.00° 0.12° 0.08° 左前轮外倾 0.47° 0.17° 0.83° 0.47° 右前轮外倾 0.75° 0.17° 0.83° 0.75° 左轮主销后倾 2.34° 2.33° 3.17° 2.34° 右轮主销后倾 2.03° 2.33° 3.17° 2.03° ③、试验前满载,设备2: 参数名称 调整前 标准最小值 标准最大值 调整后 前轮总前束 0.55° 0.00° 0.24° 0.55° 左前轮前束 -0.03° 0.00° 0.12° -0.03° 右前轮前束 0.5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