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以曲阜为例谈书法与古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PAGE \* MERGEFORMAT 1
以曲阜市为例谈书法与古城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
今天我们生活的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在这种背景下加强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可以说,我们今天的人们都生活在一个双文化的背景下,一方面是国际现代文化,一方面是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是需要的,学习现代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我们国家,自上世纪初存在着对传统文化重视不够甚至否定破坏的情况,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逐渐认识到保护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在这种背景下,对传统文化名城古迹的保护、开发也逐渐得到重视,像国内的平遥古城、乔家大院、安徽西递宏村、丽江古城等,都纷纷受到游人的关注,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在传统文化回归背景下的古城保护和开发,在改革开放后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也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开发过程中对古迹的破坏。这种破坏性的开发表现在方方面面,主要原因是源于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本文以曲阜市为例,选取书法这个视角来考察古城文化开发建设中的问题,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引起对古城文化保护的重视,以科学发展观和做好古城保护和开发。
曲阜市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乡,是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古迹众多的名城,1982年被国务院确立为全国首批文化名城之一,并确立了古城建设的规划方案,在古城保护和建设中,有很多工作需要去做,我们在古城建设和保护中也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但是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古城文化建设需要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在坚持古城发展和建设中一方面要保护好历史文化资源,另一方面在开发和建设过程中要把握好修旧如旧的原则,不能因为新的建设而破坏了原貌。所以,我们在古城文化建设中要力求精益求精,坚持文化建设的高品位和从各个细节入手做好每一项工作。
曲阜是中国重要的文化古城,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书法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在曲阜的资源非常丰富,曲阜的碑帖之丰富列全国之最。如何更好的利用和保护曲阜的书法文化资源,并进一步将其合理利用,使之和古城文化相协调,是一个重要课题。本课题选取书法这一文化资源作为突破口,考察研究曲阜市的现有书法资源及其利用情况,将其作为考察曲阜文化建设的一个独特视角。研究内容如下:
一、曲阜市传统书法文化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二、曲阜市商业匾额和楹联现状及保护措施。
三、曲阜市书法文化资源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是涉及面比较广,涉及文物保护、建筑、室内设计、艺术市场、旅游规划、政策法规等内容,需要在众多领域开展调查和研究。另外,本课题的现实意义的体现需要政府众多部门协调配合,首先要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需要各个部门形成合力,配合古城保护和发展的总体规划,才能贯彻实施。
曲阜市传统书法文化资源及保护概况
一、传统书法资源
?曲阜是我国碑帖的主要产地之一。这里的碑帖资源丰富,存有西汉以来历代碑刻5000余块.主要集中在孔府、孔庙、孔林、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孟母林等处。
这些碑刻最大的重数百吨,高16米余,最小的仅十厘米长。类型上有祀孔碑、谒庙碑、“旌忠”碑、“节孝”碑及各种墓碑和题记等;书体上有真、草、隶、篆、行等各种字体;文字上有汉、蒙、满三 种文字;形式上有字、画,有文言、白话;内容上有政治、经济、军事,也有对文化、地震、火灾、水灾、旱灾等的记述。尤为珍贵的现存西汉碑刻六石,东汉碑刻十九石,数量相对较多,居全国之首。
这些碑刻,是研究我国文字延承、书法艺术和历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发展的珍贵资料。
(一)西汉碑刻
曲阜西汉刻石共六块,分别是北陛石、五凤刻石、祝其卿坟坛刻石、上谷府卿坟坛刻石、王陵塞石、安汉里画像石刻字。
“北陛石”是最古老的刻石,上刻“鲁六年九月所造北陛”,计九字,篆书。西汉景帝刘启曾封其子刘余于鲁,是为鲁恭王,学者多认为“鲁六年”为鲁恭王六年即汉景中元元年(公元前一四九年)。刻石为扁长方形,长92厘米,高21厘米,厚42厘米,三面刻线纹及壁纹。从内容看,此刻石应为汉代记载鲁故宫内建筑年代的刻石。字体篆而兼隶,简质古朴。此石为灵光殿阶石,一九四二年出土于曲阜城东周公庙东侧高地,这也是迄今国内已发现的最早的西汉刻石。
“五凤刻石”是西汉的名碑,此刻石为长方形,高41厘米,宽70厘米,厚40厘米,一面刻字“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字体雄浑古朴,为当时士大夫的书法,形状是从篆到隶的过渡型。五凤是汉宣帝时年号,鲁三十四年是鲁恭王刘余之孙鲁孝王时代。此石本为鲁孝王修宫室礼成之碣,所以又名“鲁孝王刻石”。五凤二年是西汉宣帝五凤二年(公元前五十六年)。该刻石是金明昌二年(一一九一年)重修孔庙时,匠人取石于南池偶得。
“祝其卿坟坛刻石”与“上谷府卿坟坛刻石”都是西汉居摄二年(公元七年)所刻,原在孔林内孔子墓前,在清代移置于孔庙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