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员第一小组魏荣宽张博翰程立纯戴宏宇洪一胜第二小组.DOCVIP

组员第一小组魏荣宽张博翰程立纯戴宏宇洪一胜第二小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组员第一小组魏荣宽张博翰程立纯戴宏宇洪一胜第二小组

PAGE PAGE 2 組員: 第一小組: 魏榮寬、張博翰、程立純、戴宏宇、洪一勝 第二小組: 施安鴻、柯達盛、宋祖祥、林港智 第三小組: 王盈翌、林易儒、劉穎燁、賴宏璽、阮凌 目錄 自殺原因p.3 1-1 自殺原因與防治策略 1-2 自殺防治策略推動現況與展望 老年人的自殺原因p.4 1-3 老年人自我傷害防治策略概念之探討 1-4 老年人自殺現況暨老人自殺防治的探討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殺原因p.8 2-1 從大腦神經科學看精障者的自殺防治工作: 以憂鬱症與精神分裂症患者 為例 癌症病患的自殺原因p.11 2-2 癌症照顧的自殺防治 2-3 癌症病患之自殺防治 學生的自殺原因P.14 3-1國小學生十大生命難題之探討 3-2青少年自殺防治策略 3-3 HYPERLINK /groups/518501244885384/518993894836119/ 校園憂鬱自我傷害三級預防QA 自殺的保護因子相關研究P.18 2-4社會支持與國軍士兵自傷行為傾向之關係分析-復原力之調節效果 自殺防治策略p.20 整合所有文獻 參考資料p.25 自殺原因與自殺防治策略 1-1自殺原因與防治策略/1-2 自殺防治策略推動現況 年齡 青壯年自殺比率有增高的趨勢,但大部分還是發生在老年人 老年人自殺原由: 潛在器質性疾病、缺乏社會支持、憂鬱症、慢性疾病 年輕人自殺原由: 精神疾病(尤其是憂鬱症)、酒精和藥物濫用、先前有自殺企圖者 性別 男多於女。通常引發個案自殺行為原因: 男性: 工作及學業問題 女性: 感情問題與家庭問題 社會 生活事件 失落事件(loss event):失業率的提高、一等親有自殺行為 心理 及精神疾病 憂鬱症和酒癮最為常見 無望感比憂鬱更為重要。Beck et al (1985)發現,具無望感者具有較高的危險性,而非憂鬱症狀或自殺意念。 人格疾患以情緒不穩性人格障礙症最為常見 生理因素及神經生物 酒癮、煙癮、物質濫用、頭部外傷,與血清素的活性過低有相關,進而影響到有自殺計畫的人其衝動控制的問題。 自殺未遂者與自殺企圖者 Horton, 1974的研究,自殺者在往後一年內的自殺成功率是1%,為一般人口群的100倍。 自殺未遂者的追蹤對象與精神病患者通常是有相關聯的。因自殺而身亡者,均符合情感性疾患診斷 (Cheng , 2005) 。 女性的人數為男性的1.69倍。 醫護人員無法發現病人的情緒障礙 初診斷後的時間 約有50%的個案在自殺前一個月內曾看過一般科醫師,33-45%在自殺前曾清楚地表達了自殺的意圖,30-40%左右在自殺前一周內看過一般科醫師,而13-25%為精神科門診病患 1-1文獻從社會上、心理上和生物上探討自殺的原因,其中從社會心理層面來看,大部份的人遇到失落事件時,像是失業或者是一等親曾經自殺可能會成為自殺的原因;另外具有精神疾病的人,像是物質濫用、憂鬱症等情緒性疾患,也可能成為自殺的原因,尤其重鬱症患者的無望感症狀會提高自殺的危險,人格疾患當中情緒不穩性人格障礙症常見的危險性之一;從生物醫學層面來看,自殺者的自殺行為很可能是衝動控制力差所致,而其中牽涉到人們體內的血清素活性過低問題。 以人口學的角度來看,年齡上青壯年有增高的趨勢,但是大部份還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由於老年人的有較高的器質性疾病且缺乏社會支持,很容易與憂鬱症共病,導致自殺率較高;性別上男性是多於女性的。1-1文獻有特別提到自殺未遂者為自殺死亡的重要預測因子,發現有多數研究都證明自殺企圖是自殺的危險因子,研究也發現自殺者在往後一年內的自殺成功率是1%,為一般人口群的100倍(Kessell McCulloch, 1966; Buglass Horton, 1974)。 1-1文獻也找了探討了許多國內的相關文獻,我們發現,對於自殺未遂者的防治策略,並不只是放在曾有自殺行為歷史的人身上,也是要放在具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身上。而大多為憂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因為有這些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會有反覆的自殺行為,有自殺行為史的人,在往後其自殺死亡的成功率會大幅提升,因此,自殺未遂者的追蹤對象與精神病患者通常是有相關聯的。在自殺死亡者上,鄭氏(Cheng , 2005)亦發現,在精神科病房住院期間,因自殺而身亡者,均符合情感性疾患診斷。 1-2文獻提到台灣自殺問題的現況,平均每天12人,每2小時3分鐘就有1人自殺身亡,居國人主要死因之第9順位。且歷年來自殺死亡率均隨年齡之增加而增高。而就近年來自殺死亡方法而言,以吊死、勒死及窒息自殺居最多,而以氣體自殺或自為中毒增幅最大。 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計畫目標為行政院衛生署特委託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辦理自殺防治工作,成立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落實於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