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永登县红提葡萄产业化进程中启示
永登县红提葡萄产业化进程中启示
摘要:以甘肃省永登县农广校勇于探索农民培训新途径,本着“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办学理念,通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搭起科技与农民致富的桥梁,创建出具有西部特色的永登县红提葡萄产业化模式,对研究“三农”问题,探寻增加农民收入途径等,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永登县;产业化;启示
甘肃省永登县农广校在推进红提葡萄产业化的进程中,采用了农科教一体化的“试验+农户+市场”的模式,调动了农民学习新科技的积极性,实现了产业发展,农民增收。
1探索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新型培训之路
永登县位于甘肃省中部,土地沙化、瘠薄化严重,气候冷凉,自然灾害频繁,2002年以前属国家级贫困县,主要以传统种养业为主,劳动力素质偏低是制约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尽管多年来县农广校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班,如技术巡回讲座、冬闲技术培训、印发技术明白纸、致富手册等等,由于“要我学”的传统培训方式使得培训效果不尽人意。老的培训模式急需改进和创新。1996年甘农大毕业的马文贵同志出任永登县农广校校长,他认真总结,积极探索,摸索出一条农技推广示范化,产业服务具体化,“实验基地+农户+市场”,的科教兴农经营模式。
2创建农广校教学实验示范园
怎样干给农民看呢?马文贵校长发现县农牧局在永登火车站西面南街有一片约0.67 hm2的丘洼地,撂荒已久,无人问津,就萌动了创办农广校教学实验示范园的念头。在县农牧局领导的支持下,局里将这块土地划拨给县农广校作为教学实验园用地。农广校开展建园伊始就制定了高起点、高投入、高效益的“三高”标准,即上挂大专院校、科研部门、横联各级农业科研单位;设施要好;种植产出效益要高。马文贵校长在资金严重短缺的情况下,他跑市上、省里向有关领导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陆续得到40多万元资金用于实验园建设,到1998年一个拥有九个日光温室大棚和辅助设施的教学实验园终于建成了。接着又马不停蹄的找农业科研单位,参观北京、陕西等地的农业博览会、杨凌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主动与农业科研院所“联姻”,寻找最新农业信息。他利用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上研究生的机会,从1998年起陆续从陕西引进美国红提、青提、黑提早、中、晚熟品种,日本矢富罗莎,法国的赤霞珠等葡萄品种六个,在园中保护地进行对比适应性试验;还引进李子、牧草、火龙果、玫瑰、甘草等经济林果草品种,在实验园进行2 000 m高海拔栽种试验。
经过3 a的不懈努力,终于筛选出适宜本地生长的葡萄品种2个、牧草1个。特别是美国红提葡萄显示出在永登高海拔、冷凉气候条件下保护地延时栽培的区域优势。美国红提葡萄生长期达到240 d,比原产地180 d多生长60 d,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20 %,远远超过了原产地的17 %,由于采用单壁篱架栽培,667 m2定植480~500棵,2001年元月产达到2 500 g/667 m2。并采用从天津学到的保鲜技术,成功保鲜到4月底,红提葡萄是理想的鲜食葡萄品种,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价格也比较高。当时市场价已达每千克7.50元。当他为了推广这一成果,让人们品尝实验园生产的红提葡萄时,有人竟不相信这是永登县所产。实验园既开了永登栽种高档葡萄的先河,又取得了当地种植业最好的经济效益。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首先让园内务工的农民大开眼界,信息不胫而走,很快引起周边农民关注,开始相信“要致富、靠科技”的观念,科技致富意识明显增强,主动上门要求学习葡萄栽培技术的农民纷至沓来。
3建设“试验+农户+市场”产业化示范园区
2001年马校长在实验园已取得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决定采用“试验+农户+市场”的模式,配合永登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园区,以产业带农户,以示范区搞培训,推广2个优质葡萄品种、1个牧草品种,实现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使试验成果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项新兴产业。为此,马校长又开始了第二次创业――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园区。示范园区定址于“引大工程”,红沙川渡槽西面3 km处,直接受惠于这一举世闻名的水利工程。农广校示范地按年每7.50元/667 m2租用,对农民采用示范引导,自愿加盟的方式逐步推进,农户用地谁开发谁所有,当年6户实验园附近的菜农,就先期入住示范园区,贷款建棚,学校为农民进入园区建棚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年底县农广校贷款13万元,从引大灌渠铺设输水管道3.20 km到园区,改善园区供水条件,到2002年农户已增加到32户,他们在园区内打土保暖围墙,建棚98座,定植美国红提葡萄13 500株、青提2 500株、黑提1 800株,农广校也租种开垦4.0 hm2荒坡地,作为串叶松香牧草制种基地。尽管2002年因白粉病和资金短缺,部分棚址没有及时罩上塑料篷膜而遭遇冻害,造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