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河北广宗县方言尖团音研究
河北广宗县方言尖团音研究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宗县尖团音的调查与描写,描述了广宗尖团音的读音状况,探讨了尖团音合流过程中体现的一些规律。
关键词:广宗方言;尖团音;演变规律;
一、尖团音概念的说明
“尖团音”一词首次出现于《圆音正考》(无名氏撰,成书于清乾隆八年即1743年或之前)一书中。该书对尖团音的解释是:试取三十六字母审之,隶见溪群晓匣五母者属团,隶精清从心邪五母者属尖。
尖团音是尖音和团音的合称。尖音指古代精组声母跟[i]、[y]或以[i]、[y]起头的韵母相拼而成的音节,如“精”[tsiη]、“青”[tshiη];团音指古代见晓组声母,跟[i]、[y]或以[i]、[y]起头的韵母相拼而成的音节,如“经”[kiη]、“轻”[khiη]。因清代分别用满文尖头字母和圆头字母对译而得名。现代汉语有的方言因保留尖音或团音的古读而分尖团,如苏州话“精”读[tsiη]、“经”读[t?揶iη],“精”、“经”读音有别;有的方言因不保留尖团音的古读而不分尖团,如北京话“精”、“经”读音无别,都读[t?揶iη]。
本文所指的分尖团是指古精组今读细音字的声母和古见晓组今读细音字的声母读音有别,不管这两组字的声母具体读什么,只要它们有区别,我们就认为它分尖团。
二、确定调查用字
本文调查的是河北广宗县方言分尖团的读音情况,因文章目的重在描写精组细音字和见晓组细音字合流的过程和现状(调查前我们参考了描写河北省各地语音的论文和县志,在保定市以南的县市,见晓组细音字的声母已腭化为舌面前塞擦音和擦音t?揶t?揶h?揶),因此着重对精组细音字进行了调查,调查用字为《方言调查字表》3中的精组三四等字中的今读细音字,我们选取了其中的208个常用字和较常用字,补充了《方言调查字表》未收而在广宗方言中常用的11个字,共计219个字。如下所列:(“假开三(麻)”表示假摄开口三等麻韵,下同)
假开三(麻):姐借且?些写泻卸邪斜谢
遇合三(鱼):蛆絮徐序叙绪
遇合三(虞):趋取娶趣聚须须(胡须)需续
蟹开三(祭):祭际
蟹开四(齐):挤济妻砌齐脐荠剂西犀洗细婿
效开三(宵):焦蕉椒剿醮燥悄俏瞧樵消宵霄销硝小笑鞘
效开四(萧):萧箫
流开三(尤):揪酒秋(秋天)秋(秋千)就修羞秀绣宿锈袖
咸开三(盐叶):尖接签(抽签)签(签名)妾潜渐
深开三(侵缉):侵寝沁浸缉集心辑寻习袭
山开三(仙薛):煎剪箭溅迁浅钱践贱仙鲜癣线薛泄羡
山开四(先屑):节千切前截先屑楔
山合三(仙薛):全泉绝宣选雪旋漩
臻开三(真质):津尽(尽前)进晋亲亲(亲家)七漆秦尽疾辛新 薪信
臻合三(谆术):俊恤旬循戌皴
宕开三(阳药):将(将来)浆蒋奖桨酱将(大将)雀枪抢鹊墙 匠嚼相(互相)箱厢湘襄镶想相(相貌)削详 祥象像橡
曾开三(蒸职):即鲫息熄媳
梗开三(清昔):精晶睛井积迹脊清请情晴口(二t?扌hiη受,继承,~财产)静净籍藉省(反省)性姓惜席夕
梗开四(青锡):绩青蜻戚星腥醒锡析
补充的11个字:纤肖呛腺锌鳅扦前焦擤跻
三、有26个字读音有变化,列举如下:
两读的字:
[t?扌][t?揶]祭辑
[t?扌h][t?揶h]脐妾泉
[?扌][?揶]屑
一读的字(已腭化为舌面前塞擦音和擦音t?揶?揶h?揶)
[t?揶]蕉剿缉即
[t?揶h]悄俏瞧樵鞘沁迁雀鹊鳅
[?揶]犀羞宿羡恤夕
四、分析如下
(一)尖团音与原来的调查的比较
对尖团音问题的全面调查,河北省有过两次,分别为1955年和1957年。在这两次的调查中都列出了广宗县分尖团。由于这两次的调查都未列出当时共有哪些字读尖音,哪些字读团音,因此至今还无法与现在比较得出广宗尖团音用字的增减问题的结论,但是尖音字的读音没有变化。
(二)尖音字的读音[t?扌][t?扌h][?扌]
广宗方言中见晓组今读细音字声母大都已愕化为[t?揶][t?揶h][?揶],与精组今读细音字声母形成尖团的对立。精组细音字声母读作齿间塞擦音和擦音,分别为[t?扌][t?扌h][?扌]。根据王国栓②(2000),在安国市的老派读音中也存在精组细音字声母读作齿间音[t?扌][t?扌h][?扌]的现象。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发音时舌尖要靠前,放在上下齿之间,有的人舌尖要稍靠后些,舌尖只是轻抵齿间,发音介于舌尖前音和齿间音之间,一般情况下,在老人、小孩和女性发音中,舌尖要靠前。
(三)演变特点与规律
1.从古音角度分析
从以上例字可以看出广宗方言中还保留着大量尖音字。
在所调查的12个韵摄中,有五个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