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周慧B书法艺术.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周慧B书法艺术

浅析周慧B书法艺术   摘 要:在历代书家中,女性书家比较少见,我们知道的便是诸如卫夫人、管道升等。目前针对女性书家的研究资料也不多,仅有零星寥寥的记载。本文即是针对现代女性代表书家周慧?B的研究,剖析周慧?B的书法艺术观。   关键词:周慧?B ;李静;教育;创新;观念   弁言      上海是海派书法艺术的发祥地,上海书法曾号称全国“半壁江山”。自民国初年以来,这里云集了来自江、浙、皖地区为数众多的书法精英,曾出现了吴昌硕、沈尹默、白蕉、潘伯鹰、王遽常、谢稚柳等名震遐迩的书法大家。周慧?B跟随沈尹默、翁?]运等大师学习书法,于1962年上海的一次书法展览崭露头角,由此开启了她的书艺道路。目前针对她的艺术研究成果不是很多,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对她的关注程度。我们知道,周慧?B先生腿脚不好,但她用顽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先天不足,创作了一幅又一幅的精品,可想而知,其中的辛苦是常人难以体味的。本文即从学书历程、教育观念等方面来剖析周慧?B的书法教育观,以此来谈谈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   周慧?B(1939―),浙江镇海人,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上海书法家协会主席,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出版有《行书字帖―鲁迅诗歌选》《周慧?B古代爱国诗词行书字帖》《周慧?B行书杜甫诗选》《周慧?B楷书前后赤壁赋》《周慧?B行草千字文》《周慧?B教魏碑》等。   周慧?B出生于浙江镇海的商人之家,家里收藏甚富。受家庭熏染,周慧?B自幼学习书法,起初受父亲周志醒影响学习赵孟?\书法,但“赵书”中的清秀流美一路书风并没有激起她的兴趣,反而无意间发现的米芾《蜀素帖》令其心生荡漾,从此心摹手追。周慧?B本人在一次访谈中曾谈及她对米字的喜爱:“米芾的书风跌宕取势,一泻千里,有‘刷字’美誉,我很喜爱。我觉得这还是和我的性格有关联,我喜欢刚强的一路”。[1]自此,周慧?B遍临米字,从米字中汲取养分。   其后,周慧?B又得沈尹默、翁?]运、拱德邻等几位大师亲授,在1962年的第一次上海书法展览上以?临米芾《蜀素帖》崭露头角,渐渐走上专业的书法艺术道路。随着书艺上的渐入佳境,一场“噩梦”悄然袭来。1966―1976年,周慧?B经历了最动荡的“文革”十年,其在《自序》中言:“文革中家庭遭受变故及自身受疾病折磨,这一时期的书风追求雄强刚健,以表达自己逆境中不甘屈服的心志”。曹正文先生也记录了这一时期周慧?B的创作情况,他说:“周慧?B原有一个幸福的家……但在十年动乱时,灾难没有放过这个家庭,房子被无故没收了,一家三代六口被赶到这间被阳光遗忘的小屋里。除了床,还是床,吃饭桌子也被挤在走廊上。当时周慧?B嗜书法如命。她白天在灯下铺纸、磨墨、挥毫;到了吃饭的时候,她只能让步,独自靠在床头,用手指临空默写古代名家的墨迹。晚饭以后,桌子总算归她所用。家人都进入了梦乡,她却神游于墨香的天地之中。十年寒窗陋室中,米元章的潇洒,王羲之的奇伟,黄庭坚的清劲,赵孟?\的秀美,颜真卿的凝重,都一一聚集到她的笔下。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在博采古今名家精华的基础上,闯出新路,形成了自己风流蕴藉、挺拔俊美的艺术风格。”[2]现实环境的艰辛并未将这位不服输的女书家打倒,相反,她一直在执着地前进。   二      周慧?B少时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诗词书画收藏丰富。但她的一生并不顺畅,坎坎坷坷。童年时期的周慧?B很快乐,走上书法这条道路应是受父亲周志醒的影响很大,她曾回忆:“父亲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我一直记得他说过这样一句话――‘做生意是肮脏的,搞书画是清白的’,因而从小就让我们兄弟姐妹几个练习写字,甚至定下日课。”[3]可以说,父亲周志醒算是周慧?B书法学习的启蒙老师。   幼时的日课为周慧?B日后的书法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书初学赵孟?\,后于米芾用功甚勤;青年时代得益于沈尹默、拱德邻、翁?]运等大家指导,书艺进步神速,已能将米字的“八面出锋”、欹斜跌宕、“刷字”书风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学米字基础上,她又广临北魏碑版、汉简木牍,继而上溯晋唐,下及明清,取法多样。她的书法并没有限于一家,而是一直都在学习多家,广泛吸收,融为一体。在书法道路上,周慧?B一直都在努力钻研,不断尝试新的领域。   如果给她的学书历程做一分期,20世纪80年代以前,周慧?B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帖学派;80年代以后,受翁?]运先生影响,其对金石碑版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开始了对碑学的研究,应是碑帖融合一派。纵观周慧?B的书法,每一时期都有不同的面貌。她前期的书法尽显米字的内涵。及至后期,她以帖学为基础而学习金石碑版,证明一直在探索、进步、创新。   纵观周慧?B的艺术生涯,其成名应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她第一次被大众认识应是1962年举办的第一次上海书法展览,被大众熟知并轰动书坛应是《行

文档评论(0)

fangsheke6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