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视角下动漫商业开发初探.docVIP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法律视角下动漫商业开发初探

法律视角下动漫商业开发初探    摘 要:随着动漫经济的升温、盗用、滥用动漫形象和搭便车等现象日趋严重,权利人要求保护对动漫形象商业化开发控制权的呼声也随之高涨。尽管各国基本上通过传统知识产权法律进行保护,但伴随商品化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其作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得到广泛认可。我国应在现有法律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商品化权理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我国动漫产业的良好秩序和繁荣发展。   关键词:动漫形象;商业开发;商品化权;知识产权。      一、动漫形象市场概况与保护必要      动画形象的商业化开发起源于美国。上世纪30年代,米老鼠、唐老鸭和高菲狗等动画角色风靡美国,迪斯尼公司发掘了角色背后的商业价值,随即设立了一个专门从事动画形象再利用的部门,授权一些小件商品(如T 恤衫、背包、玩具、文具等)生产者将动画角色形印制在其商品上。这一举措获得了空前的成功,给迪斯尼公司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并使得这些动画角色在人们心目中长盛不衰。   如今,动漫产业已是公认的21世纪朝阳产业,目前全球年产值在2000亿美元以上。据文化部预测,未来五年,中国动漫市场约有1000亿元的空间。精明的商家们更加热衷于对动漫衍生品的投资与开发,动漫形象及其个性化虚拟人物的个性、品质被商业化延伸开发后,产品几乎涵盖了绝大部分消费领域。据业内人士统计,动漫产业70%的利润是通过衍生产品实现的,而这其中绝大部分又来源于形象授权。   然而在商业化开发过程中,侵权行为日益猖獗,动漫企业损失巨大。以创业蓝猫形象闻名的三辰集团为例,其衍生品代理覆盖全国95%的地级市,专卖店有2260家,但侵权产品的流通规模超出此十倍,累计经济损失高达数亿,每年知识产权保护费就有2000万之巨。在此情形下,探讨动漫形象商业化开发中的法律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商业化权及其性质的考量      动漫形象商业化开发是基于作品中角色形象的二次开发,包括在商品和服务上的开发和利用。我们必须明确这种二次开发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权利,才能回答如何对其进行保护。这个问题可以在商品化权的生成与发展历史以及主要国家的立法保护模式中得到答案。   1、商业化权的产生与发展   商品化权起源于美国法上的隐私权。隐私权中有一个基本观念,即每个人都享有独处的权利(right to be left alone),未经许可而使用了他人的肖像或姓名,将其强行暴露在公众的面前就会侵犯这种权利。然而,当原告是知名人士时,法官就很难套用独处的权利。因为既然名人的姓名或肖像已经广泛出现在新闻媒体上,那么再多一些未经许可的使用也不会对他们造成什么精神损害。显然,传统的隐私权已经不能容纳名人身份中的商业价值。1953年,弗莱克法官在海兰案中做出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判决:除了独立的隐私权,每个人还就其肖像的形象价值享有权利,即允许他人独占性地是使用自己的肖像,而且这种授权可以不与营业或商誉一道转让,这个权利就是形象权。因为常识告诉我们,许多知名人物并不能授权他人在广告上或公开场所使用自己的肖像,并且不能由此获得报酬,他们就会痛苦地感觉到被剥夺了什么。在这里,弗莱克突破了传统的隐私权观念,不再将商性地使用他人的身份局限在精神痛苦的范围之内,形象权也被定义为一种财产权。次年,著名知识产权专家尼莫教授在《论形象权》一文中指出:尽管名人不愿意将自己隐藏在隐私的盾牌之后,但他们也绝对不愿意让他人未经自己的许可,或者未向自己支付报酬而使用、公开自己的姓名、肖像或形象。也就是说,名人注重的不是对于隐私的保护,而是对于自己身份的商业价值的保护,以及控制这种价值的权利。至此,在二人的共同努力下,形象权不仅从隐私权中独立出来,而且确立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1995年,基于判例法和州法的有关规定,美国法学会公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述》(第三版)也纳入了形象权保护的内容。1977年,由最高法院判决的萨其尼案,标志这形象权在全美范围内获得了认可。   但是,在美国法上,形象权是一种仅仅与真实的自然人相关的财产权。公司、合伙组织等法人,以及文学性的虚构人物,包括动漫形象,都不享有此种权利的保护。例如,加州民法典的3344条明确规定保护自然人的姓名、肖像、声音和签名等等。又如纽约州民权法第50条和第51条规定,保护任何活着的人的权利。纽约州的一些法院还一致裁定,任何法人都不得依据上述规定主张自己的权利。不过,在美国法学界讨论形象权的概念时,也有一些学者和法官从权利实施的特点出发,使用merchandising rights这一表述,部分对此有更加细致的区分,即把真实的人物形象权称为right of publicity,控制虚拟形象商业价值的权利称为right in character,后者不受前者判例的约束。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