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人院里的女诗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疯人院里的女诗人   在医院里呆久了,小安也有变化,她理解了精神病人的逻辑,也习惯站在精神病人的角度想问题。让病人吃药,小安也自有她的办法   四川省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精神病专科医院之一,多年来在成都名声很大,当地人骂人脑子有病,就说“从四医院放出来的”。但在该院护士安学蓉看来,骂人的话可不能随便乱说。   安学蓉有次去一家小店试衣,老板娘正和人议论一个叫“小方”的人,老板娘说:“小方她得意什么嘛,天天打扮得怪模怪样,化着一张花脸,只怕是四医院围墙垮了跑出来的。”安学蓉听到了,就扭过头去很认真地说,没有啊,我们那里的围墙没有垮,疯子跑出来,那可是天大的事。那两个女人盯着她看,半天没笑出声来。安学蓉转身离开,听见背后两个女人又跳又叫:“哎呀,真有一个跑出来了。”   后来,安学蓉就不做这样的“傻事”了,她发现在成都,四医院已经成了好笑和怪异的代名词,虽然她实在不觉得四医院有什么不正常,她在那里工作了27年,一直觉得比起其他地方,这家精神病专科医院更让她感觉自在。   2008年的一个雨夜,脑海里突然产生的念头,让安学蓉开始在自己的博客上用“小安”的笔名写起了精神病人的故事。因为写的故事独特又深刻,2010年,《南方人物周刊》开始约她写专栏。2013年4月,安学蓉写成了一本《我们这儿是精神病院》的书,用轻松活泼的笔调,呈现了一个陌生、有趣的疯人世界。   人们这才知道,护士安学蓉原来就是传说中的诗人“小安”。   欢迎来到精神病院   “没有人喜欢做疯子吧。没有人愿意到精神病院里来做一个疯子。但是没有人到精神病院里来,傻瓜才到精神病院里来,那也就没有精神病院这个东西。你仔细想想,精神病院也是偶然存在的。我们也是偶然跑到精神病院做所谓的医生和护士。”   小安――《疯子是怎么来到精神病院的》   诗人“小安”为什么就去了精神病院工作呢?   “玩诗玩疯了嘛!没有考虑那么多。”小安淡淡笑着说,大波浪卷发垂下来,挡住一半粉红的脸颊。   小安说自己一直就喜欢文学,“印象里特别小的年龄,就已经会到处找书看了”。高中毕业,她被军校录取,学的是护理专业,后从军校毕业去了重庆的部队医院,一待就是7年。那时正是国内诗歌的黄金年代,顾城、海子等大批青年诗人涌现,小安也读诗写诗,她告诉记者,一套《美国现代诗选》,影响了包括她在内的很多人。   “我喜欢西方翻译诗的感觉,语言就该是这样,明明白白,简简单单。”这说法和当年著名的“非非诗群”诗歌理论不谋而合,所以女诗人翟永明说,小安的诗带着“天生的非非色彩”。小安也因此认识了“非非第一诗人”杨黎,第三次见面,两人就是男女朋友了。几个月后,两人结婚,小安从重庆坐着火车去成都,投奔那个她认识不久的男人,她去了成都四医院,当了一名精神护理的护士。   老朋友刘涛很多年后还记得,小安那个时候喜欢嚷嚷“写诗好高兴好幸福呦”,“诗歌就是生活里的一切”,她才不会去想精神护理和其他护理有什么不同呢,“不就是个工作嘛”。   小安还记得她第一天去四医院报到,摇着精神病院的铁门大声喊叫,守门的老头把门打开一点点,学着日本人的腔调问:“你的什么的干活?”小安笑说:“我的刚结婚,来工作的干活。”老头把门全打开:“姑娘,你的请吧。”小安跳了进去,笑得花枝乱颤。   上班以后,小安穿上了白大褂,看着化了浓妆的自己,觉得自己就是天使。因为是新人,她自我介绍时点头哈腰,请求大家的关照。旁边的精神病人在对着她做怪相,老资历的护士骂她:你化那么浓的妆干啥呀,又不是来相亲。接着另一个同事带她穿过铁门到了病房,一个30岁的精神病人对20岁的精神病人说:“新来的,长得还可以,像天使。”小安听了红了脸,哪知另一个鄙视地看着小安说:“天使算个啥,我是玉皇大帝。”   小安后来才知道,这名自称“玉皇大帝”的精神病人害怕一个叫李名的资深精神病人,因为李名是“国家安全局的特工”,本事大得很。“玉皇大帝”欺负小安,李名跑过去,对着小安点了点头,然后给了“玉皇大帝”一脚,“玉皇大帝”就再也不敢来找麻烦了。   随着工作时间的累积,小安渐渐融入到精神病院这个集体中,她学会了抽烟,给病人发药,并让病人吐出舌头确认他们是否把药吃下去。病人们也渐渐识相,认为这个“安老师”也很厉害,他们清楚地知道,哪怕自己是“玉皇大帝”,也没有这里的医生护士大,当然,最大的还要数院长,“只要院长判谁没病,谁就能立即回家”。   在医院里呆久了,小安也有变化,她理解了精神病人的逻辑,也习惯站在精神病人的角度想问题。让病人吃药,小安也自有她的办法。   30岁的王大立总是不肯好好坐着,也不吃药,每天来回从病房跑到餐厅,又从餐厅跑回来,他边跑还边喊着指挥这个那个。小安过去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踢足球,小安问足球呢,王大立说,你没看见吗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