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第三战略市场进入.ppt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际市场营销第三战略市场进入

出口进入:间接出口、直接出口 契约进入:许可证、特许经营、管理合 同、合同制造等 投资进入:合资经营、独资经营 三种进入方式比较 了解企业出口的主要动机 主动的 获利 独特的产品 技术优势 独享的信息 经营驱动——扩张欲望 税收利益 规模经济 被动的 竞争压力 生产过剩 国内销售的减少(时差) 设备过剩 饱和的国内市场 接近客户和港口 一、间接出口 Indirect exporting 概念:将产品出售给本国的中间商(大型零售商、批发商、或贸易公司),由后者将产品销售给国外顾客 优点:工作最轻松,投资最少,风险最低 缺点:市场反馈慢,控制有限,利润较低 二、直接出口 direct exporting 自己经营出口,直接出售产品给国外顾客 具体形式3种: 1、本国直接出口至国外目标顾客 2、本国直接出口至海外销售分支 (包括海外展览中心、海外客户服务中心) 3、本国直接出口至海外目标市场的中间商 投资和风险加大,利润上升 第二节 契约(合同)进入 Contractual Agreements 与国外企业长期的、非权益的联系。 通常涉及技术、生产流程、商标、技能、服务的转让——是无形财产权的转移 —— 许可证 —— 特许经营 —— 合同制造 又叫“许可经营”,企业(许可方)允许受证方(被许可方)在特定期限和特定区域内使用其知识产权(专利、商标、工艺和版权等),并以双方约定的使用费作为补偿。 优点:低成本;避开进口壁垒;政治风险小等; 缺点:所获利润有限;易将被许可方培养为竞争对手。 是许可经营的形式之一 它是某一母公司(特许方)授予另一独立实体(被特许方) 以某种规定的方式从事业务活动的权利,并给予全方位的 后续服务和管理。 这种授权可以是 (1)允许销售特许方的产品; (2)授权使用其名称、生产和营销技术; (3)一般的业务手段; (4)上述因素的组合。 特许经营 ——迅速发展的市场进入战略 特许经营始见于巴伐利亚,现在已经被多许多国家以各种形式加以采用,成为席卷全球的浪潮,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21世纪的主流经济模式。 原则上说,特许经营几乎适用于所有行业。目前国际上流行的特许经营方式主要有 —— 生产商-零售商体系:如汽车独家经销 —— 生产商-批发商体系:如软饮料公司 —— 服务公司-零售商体系:如酒店和连锁快餐店 特许经营的优点 (1)标准化运作的规模经济性 特许人可以降低经营费用,集中精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大规模的广告优势 受许人可以集中进货,降低成本,保证货源 (2)国际承认的信誉 使用公众所熟悉的特许人的服务商标、产品商标、所有权、专利与外观设计 特许经营的弱点——对特许人 不容易控制和管理受许人 公司声誉和形象会受个别经营不好的加盟店的影响 特许经营合同限制了策略和战略调整的灵活性,在特许经营地区内企业扩展受到限制 当发现加盟店店主不能胜任时,无法更换 难以保证受许人产品和服务质量达到统一标准 企业的核心能力可能因受许人的违约而流失 特许经营的弱点——对受许人 必须提供用于创立和经营分店的资金、再投资资金、遣散费、补贴和用作遣散费用、失业费用、公司养老金等的保证金;需支付加盟费并从营业额中提取管理费 特许人出现决策错误时,受许人会受到牵连 受许人受到了与特许人签订的特许经营合同和协议的限制和监督,缺乏自主权 过分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既呆板欠新意,又不一定适合当地情况 第三节 投资进入 International Direct Investment 最高程度的参与与风险,分两种方式: —— 合资 —— 独资 兼并 海外分部 合资进入市场的优缺点: 分担风险、成本和管理; 共同受益、各取所需; 可能同床异梦 —— 文化、管理、策略分歧 购买国外现有的公司——“吃西餐” —— 比从零投资快速 —— 获得当地人才、技术、品牌、市场 缺点: —— 价值(收益和风险)难以评估 2004年,世界品牌实验室揭晓了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中国大陆只有海尔入选 海尔品牌认知程度居全球家电第一、海尔冰箱占有率全球第一、海尔全球白色家电品牌第二 在海外,海尔一直坚持打自己的品牌——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工厂和办事处 张瑞敏认为:在中国之外地区生产才能快速响应顾客需求(be responsive to customers):在产品设计上,海尔也迎合欧美家庭人口变少的特征(迷你冰箱)。 中国家电海外模式比较 国际市场进入方式总结 国际化是大势所趋,但选择何种进入方式——出口进入、契约进入还是投资进入,一句话:是风险和收益的权衡。 不能仅仅是为了国际化(建立中国本土的国际品牌)而国际化,而必须从市场经济的原则(建立中国本土国际品牌的收益与成本)出发考虑一系列问题。 若企业不能正确评估海外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juanro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