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当前职务犯罪几点调查与思考
对当前职务犯罪几点调查与思考
职务犯罪问题作为一种社会丑恶现象,严重损害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良好形象,严重破坏干群关系,严重败坏社会风气,已经成为当前影响社会安定,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加强对职务犯罪问题的研究,剖析诱发该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防范该问题的发生,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廉政建设,提升执政党和国家机关的执政能力,更好的促进“形象好、作风好、效率高”的机关建设。
2004年1月至今年9月,我县检察院共计查办职务犯罪案件84件94人,其中,贪污犯罪案件24件24人,贿赂犯罪案件36件36人,挪用公款案件7件7人,渎职侵权案件17件27人,上述人员中,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79件89人,因各类犯罪给国家造成经济损失2000余万元。
笔者结合我县检察院2004年以来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试对当前职务犯罪产生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作一粗浅分析,以期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当前职务犯罪的特点及规律
1、犯罪发生的领域相对集中。近几年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集中在:国有改制企业(如原费县酒厂、纺织机械厂、农机厂等)、医疗卫生系统、交通管理部门等与民生关系密切的行业和部门。发生在上述领域的犯罪占到七成以上。如2005年共查办经济职务犯罪案件19件22人,其中在国有改制企业山东温和集团(原费县酒厂)查办案件16件16人,占立案数的72%。
2、犯罪主体相对集中,主要为部门手握“实权”的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犯罪主体多为局长、所长、院长、经理、主任,或者在行使某项审批、工程发包等决定作用的人员。如2006年所查办的经济职务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共计22件22人,其中是单位或者部门主要负责人的有21人,占95%。
3、犯罪手段相对简单,权钱交易明显。在贪污犯罪案件中,主要采取收入不记帐、虚报冒领等手段,在受贿案件中,主要表现为犯罪主体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或者索取请托人财物,为请托人谋取利益,不送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权钱交易明显。
4、“小金库”仍然存在。从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中发现,大多发案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私设小金库的现象,主管人员和保管人贪污、私分、挪用、违规开支的现象较为突出。如查办的山东温和集团系列窝串案中,该集团原董事长王某、原财务处长王某先后伙同有关人员利用“小金库”私分、贪污总案值近百万元。
5、犯罪数额高,社会危害性大。不论是贪污犯罪,还是受贿等职务犯罪,犯罪数额普遍较大,有的一次贪污受贿数额高达数十万元,甚至更多。有的犯罪分子同时实施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多种犯罪,严重败坏了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形象。如该县交通局总工程师张某于2003年7月至2007年3月,在担任总工程师期间,利用职务之便,涉嫌贪污463592.22元;利用职务之便,为他人谋取利益,涉嫌收受他人贿赂199300元;犯罪嫌疑人张传国及其家庭的财产明显超过合法收入,差额巨大,有??1047431.03??元不能说明其合法来源,涉嫌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6、犯罪主体的贪财心理严重。如在山东温和集团查办的16人,均通过受贿、贪污、挪用公款等形式获得了个人经济利益。
二、职务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犯罪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是多种客观因素和主体的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主体的法制观念淡薄,贪欲强烈。在诱发腐败现象和职务犯罪发生的诸多因素中,主体方面的原因是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费县检察院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表明,犯罪主体的法制观念十分淡薄,对行政法规、刑事法律缺乏学习了解,逃避刑事处罚的侥幸心理非常明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观念淡薄,把党和政府赋予的神圣权利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筹码,特别是逃避法律制裁的侥幸心理与个人对经济利益的追求交织在一起时,就会使主体在糖衣炮弹面前彻底失去应有的防御能力,不惜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滑入犯罪的深渊。如我院查办的某局原副局长李某案,在其分管的业务中,先后收受、索取近四十户业户的贿赂,为这些业户非法经营等大开方便之门,案发后自己竟然认为这些都是正常的人情来往。
2、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各有关部门都有较为严密的管理制约机制,具有比较科学的制度规范,但是,由于在体制设置上的局限性,特别是在具体的实践中存在着监督不力,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内部部门之间,上下级业务部门之间的监督措施落实不到位。如有的部门负责人长期不轮岗交流,考核考评结果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对已经暴露出问题的人员不能及时调整撤换,使其在倾斜的轨道上越跑越远。部门执行财物制度不严格,对票据、现金管理不规范,存在明显漏洞,不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制度,允许下属科室收取、保管、支付现金,私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RIGOL普源PVP2350 无源探头用户手册.pdf VIP
- 电气试验管理制度.docx VIP
- 考研真题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816食品生物化学历年考研真题汇编.docx VIP
- 化学锚栓计算(修改版).xls VIP
- osi七层模型教学课件.ppt VIP
-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PPT2024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件.pptx VIP
- ZOOM声乐乐器L-12快速入门(Chinese)说明书用户手册[1].pptx VIP
- 《成人密闭式吸痰技术操作规范》.pdf VIP
- 《图纸会审(表格)》.docx VIP
- 北京市房屋租赁合同(2008版-新)【模板范本】 .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