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互诘问制度之研究-司法新声
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2343
交互詰問制度之研究
指導老師:黃朝義
撰寫學員:陳宣每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交互詰問之內涵
第一節 交互詰問之意義
第二節 交互詰問之內容
第三章、交互詰問之實施
第一節 立法例上之探討
第二節 現行法規定之特色
第三節 交互詰問之實施情形
第四節 現行交互詰問制度之問題點
一、傳聞法則之例外過度寬鬆
二、實務上適用傳聞法則例外與詰問權之關係
三、告訴代理人無詰問權
四、詰問技巧與紀錄之訓練問題
第四章、交互詰問與其他制度之關係
第一節 與起訴狀一本主義之關係
第二節 與證據開示制度之關係
第三節 與證據法則之關係
第四節 與法律扶助制度之關係
第五章 結論
2344 交互詰問制度之研究
交互詰問制度之研究
內容大要
為實現全國司法改革會議就刑事訴訟制度應「落實及強化交互詰問
之要求」的結論,並改採「改良式當事人進行主義」之精神,民國九十
二年二月六日立法院修正公佈第一六五條以下有關交互詰問制度規
定。其中新法第一六六條修正理由開宗明義即指出:「為落實當事人進
行主義之精神,審判程序之進行應由當事人扮演積極主動之角色,而以
當事人間之攻擊、防禦為主軸,因此有關證人、鑑定人詰問之次序、方
法、限制內容,即為審判程序進行之最核心部分。」由此可知交互詰問
制度實施之成敗與否,實為現今刑事訴訟制度能否順利由職權主義成功
轉型為當事人進行主義關鍵之一,也為未來我國刑事訴訟制度能否走出
過去威權時代職權主義的重要里程碑。
首先,本文由縱向面以第一章初探交互詰問制度之緣起;第二章接
續針對交互詰問之內涵為釋義,並深入就交互詰問與發現真實之關係,
以及交互詰問之種類、主體、客體及方式等為介紹。
第三章重心則放在交互詰問制度自九十二年九月一日實施以來,因
注重書證與物證在證據法上之地位,加重了檢察官之舉證責任,使實務
上過去常見檢察官之形式蒞庭情形不再發生,而法官較過去而言,能立
於公平第三者之立場為審判,當事人亦能立於平等之地位在訴訟上進行
攻擊防禦,最後達到發現真實之目的。然除上述成效外,因制度面與人
力面的不夠完備,也產生了諸如進行交互詰問時,仍有法官介入過深,
產生類似輪替詰問之情形,以及法庭筆錄製作無法跟上詰問速度等問
題。再者以比較法例上之規定為借鏡,探討美國與日本之交互詰問制
度,二者皆採行起訴狀一本主義之相關規定,對於採行卷證並送制度之
我國而言,是否有可效仿之處,最後再就實務上目前產生,我國傳聞法
則之例外規定,呈現過度寬鬆之情形應否加以限制;告訴代理人無詰問
權應否另尋解決之道;自訴人詰問技巧之不足應如何彌補;詰問技巧與
學員法學研究報告 2345
紀錄之訓練等問題點,研擬解決之道及提供相關建議。
承接前述交互詰問所生問題點之架構下,本文第四章試圖從橫向之
制度面為探討,研究交互詰問制度是否應採行何種配套措施,以齊備其
制度目的精神,例如為能更進一步使交互詰問制度發揮其應有的功能,
是否應效仿美、日採行起訴狀一本主 義,蓋起訴狀一本主義(又稱卷證
不併送制度)為當事人進行主義下之產物,係指公訴提起之際,檢察官
向法院僅提出起訴書,不得提出證明公訴事實 (起訴事實)之任何證據。
起訴書上須儘可能的藉由犯罪之日時、場所及方法之記載,以特定構成
犯罪之事實,而明確的表示審判及防禦的對象(訴因)1 ,交互詰問制度
所重者莫過於當事人於審判程序中積極針對證據而為攻防,以形成法官
之心證,為免法官產生預斷,正須要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