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FDI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C

中国FDI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FDI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PAGE 中国FDI与经济增长的产业分析 李文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FDI规模不断增大,FDI作为包裹着技术的资本在我国各产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比较的观点,将1998至2005年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FDI在我国三次产业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产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因果关系检验认为在三次产业中FDI与GDP都存在着单向因果关系。在第二产业中,FDI是GDP增长的原因,而在第一和第三产业中,GDP是FDI变化的原因。同时,FDI对第二产业的贡献最大,对第三产业次之,对第一产业最小。 【关键词】 FDI 经济增长 三次产业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日益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不断增加。特别是90年代以来,我国利用外资规模呈加速扩大趋势,其中最突出的方面就是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2002年中国利用外资额首次超过美国,2005年中国吸收FDI达603.2469亿美元。据2006年世界投资报告数据,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FDI东道国。而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报告显示中国是吸收FDI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外商直接投资在弥补中国资本不足的同时,也通过技术外溢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然而,在三次产业间,由于产业特点、投资方式及国家政策的不同,FDI对各产业增长的贡献在现实中又是有差别的。那么,如果以产业的观点,FDI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又存在怎样的异同呢,FDI作为包裹着技术的资本对各个产业的贡献又有什么差别,我们的引资政策在对待FDI问题上存在哪些问题,怎样才能更好的发挥FDI的效用? 图1 注:数据由《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二、文献综述 所谓外国直接投资(FDI),是指一个国家的厂商有选择性地向另一个国家投入资金、机器设备、技术以及其他无形资产,进行生产经营。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吸收FDI的数量多少和质量高低既是衡量一个国家全球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动力源之一。 对外资流入与经济增长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时期。托马斯·孟(1664)认为,国际收支顺差是一国财富增长的源泉,但只有贸易顺差才能真正获得财富增长,资本的流入不会产生真正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不会带来真正的财富增长,因为“一个人专为图利而带进来的货币,就将是另一个人所必须送出去的”。不久,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增加资本投入是实现经济增长的关键性因素。 20世纪50、60年代逐渐形成了以发展经济学为基础,主要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有效利用FDI的早期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双缺口”模型。H.Chenery和A.M.Strout(1966)提出的“双缺口”模型较早分析FDI对东道国经济增长作用机制。他们认为FDI能够弥补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构成中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从而实现经济增长。张培刚和张建华(2001)在强调外资引入要慎重的基础上,充分肯定了外资是发展中国家加速资本形成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解决“双缺口”问题,从而促进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但自90 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环境有了根本性的改善, “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已经消失,在保持巨额贸易顺差的同时,每年还吸引大量私人净资本流入。这本身就是一种矛盾,也是双缺口理论难以解释的。 80年代诞生了以Romer和Lucas为代表的以技术因素为核心内生变量的新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Grossman和Helpman(1991)认为 FDI的流入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资本积累弥补“双缺口”的作用,FDI会通过技术扩散和外溢效应促进东道国的经济增长。新增长理论认为FDI很大程度上作为技术之源注入发展中国家,其所带来的知识创新和外溢效应将有效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这个途径不仅包括技术,还有品牌作用、证明力以及管理技巧(Jimmy Ran,Jan P. Voon,Guangzhong Li 2007)。 Borensztein(1998)以内生增长理论为基础,对20年来69个发展中国家吸收FDI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认为FDI是技术传播的重要途径,与国内资本相比,FDI能在更大程度上促进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基于“双缺口模型”和Borensztein的研究,汤文仙等(2000)引入了“技术缺口”概念,构造了“三缺口模型”,其中技术缺口主要指由于发展中国家缺乏必需的技术和管理,无法吸收并有效使用各种资源,从而影响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 在FDI的挤出效应方面,杨柳勇、沈国良(2002)利用我国1993—1999年的数据进行模拟,结果表明过多的FDI的确导致了对内资的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他们主张对利用外资政策进行调整。而李建春,孙忠艳(200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