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章 抗微生物药abl560va.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9章 抗微生物药abl560va

【用法与用量】 口服。鱼类每日100~200 mg/kg体重,分2次投喂,连用3~6 d,用于治疗淡水养殖鱼类细菌性烂鳃病、白头白嘴病、白皮病、赤皮病及鱼类弧菌病等; 每日用本品20-100mg/kg体重拌饲投喂,连喂3~6d可用于治疗鱼类肠炎病、竖鳞病;预防肠炎病药量减半,连喂3d。 虹鳟,香鱼,海水鲱形目鱼类细菌性疾病每日用量为100 mg/kg体重,鰤、真鲷、罗非鱼,鳗鲡为每日200 mg/kg体重。 * 【休药期】30d。 【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本品治疗细菌性肠炎、赤皮、烂鳃、竖鳞等病的同时全池遍洒漂白粉,强氯精等消毒剂,效果更佳。 ②首次用量加倍。 * 二、磺胺类 磺胺类药物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的。 最先被使用的磺胺药物是百浪多息,由德国生物化学家多马克(1895-1964)开始用于治疗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感染的动物试验。 当时有一种新合成的染料,为一种橘红色的化合物,商品名为百浪多息。1932年,多马克发现注射这种染料对老鼠的链球菌感染非常有效。1939年,多马克由于这项发明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 虽然从20世纪40年代起,青霉素、链霉素等各类抗生素的相继问世,磺胺类药物在抗感染类药物中的地位每况愈下,市场需求急剧萎缩。但是随着耐抗生素的细菌菌株日益增多,加上抗生素本身的副作用(过敏反应、听力损伤等),磺胺类药物仍显示出其独特的优点。 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可以口服、吸收较迅速、有的(如磺胺嘧啶,SD)能通过血脑屏障渗入脑脊液、使用方便,价格低廉,不消耗粮食,国内能大量生产等。特别是甲氧苄啶和二甲氧苄啶等抗菌增效剂的发现,使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联合使用后,抗菌谱扩大、抗菌活性大大增强,使磺胺药的应用更为普遍。 * 肠道易吸收的磺胺药:本类药物由于口服后易于吸收,可用于全身性感染,但其血药浓度持续时间不同。按其t1/2可分为短效磺胺(t1/2约6 h)、中效磺胺(t1/2接近12 h)和长效磺胺(t1/2超过24 h)三类。包括磺胺二甲嘧啶、磺胺甲嗯唑、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喹嗯啉等。 肠道难吸收的磺胺药:本类磺胺口服后吸收甚少,主要在肠道中起抑菌作用。包括磺胺脒、酞磺醋胺等。 外用磺胺药:主要有磺胺醋酰钠、醋酸磺胺米隆(甲磺灭脓)、磺胺嘧啶银等。 磺胺药的分类 * 抗菌作用 本类药物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菌有抑制作用,部分磺胺药对原虫(包括球虫、弓形虫)、放线菌、衣原体也有效。 高度敏感的细菌有链球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肺炎球菌、化脓棒状杆菌、脑膜炎球菌,最低抑菌浓度(MIC)≤10μg/ml。 敏感菌有变形杆菌、巴斯德氏菌、李氏杆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等,MIC多为10~50μg/m1。 * 磺胺类药物的抑菌强弱大体顺序如下: SMM SMZ SIZ SD SDM SMD SM2 本类药物存在由耐药因子(R因子)传递的交叉耐药现象。 耐药机制为细菌提高对氨苯甲酸(PABA)合成酶的活性,或产生新的ABA合成酶。 抗菌作用 * 抗菌作用机理 磺胺药是抑菌药,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不同,对磺胺药敏感的细菌不能直接利用周围环境中的叶酸,只能利用PABA和二氢喋啶在细菌体内经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合成二氢叶酸,再经二氢叶酸还原酶的作用形成四氢叶酸。四氢叶酸的活化型是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在嘌呤和嘧啶核苷酸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传递作用。 磺胺药的结构和PABA相似,因而可与PABA竞争二氢叶酸合成酶,阻碍二氢叶酸的合成,从而影响核酸的生成,抑制细菌生长繁殖。 * 对氨基苯磺酰胺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结构。对位的氨基改为邻位或间位,抗菌活性消失。磺酰胺基上一个氢原子被杂环取代,可得内服易吸收的全身性治疗药,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等。对位氨基上一个氢原子被取代,得内服难吸收的肠道感染译疗药,如磺胺脒。 * * 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二甲氧苄啶与磺胺药合用后,可使细菌的叶酸代谢遭到双重阻断,即磺胺药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二氢叶酸的合成,而TMP又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为四氢叶酸以致阻碍核糖核酸的合成,增强磺胺药的作用达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出现杀菌作用,而且可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因此在临床上经常将磺胺药与抗菌增效剂合用以增强药效。 * 常用磺胺药物,特别是用作饲料添加剂的磺胺药,在组织残留研究方面已有详细研究。 最高允许残留限量(MRL)及休药期都有明确规定,已公布的MRL,大多为:食用组织O.1μg/g。 组织残留 * 用药注意事项 对氨基苯甲酸对二氢叶酸合成酶的亲和力较磺胺类药物大5000-15 000倍,故使用磺胺类药物必须有足够的剂量和疗程,首次剂量常加倍,使血液中磺胺药迅速达到有

文档评论(0)

beoes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