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与制造4.5拉深模具设计.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一. 拉深力的计算 一. 拉深力的计算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二.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三. 压力机的选择 三. 压力机的选择 三. 压力机的选择 三. 压力机的选择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四.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五.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五. 拉深工艺的辅助工序 * 南阳理工学院 模具设计与制造 南阳理工学院 4.5 拉深模具设计 拉深力的计算 压边装置及压边力 压力机的选择 凸、凹模工作部分的尺寸设计 拉深模具设计 圆筒形件采用压边装置时,其拉深力的经验计算公式: 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 式中:Fl、Fn——首次和第n次拉深时的拉深力,N; d1、dn——首次和第n次拉深后的工件直径,mm; t——材料厚度,mm; σb——材料的抗拉强度,MPa; k1、k2——系数,查表4.11。 圆筒形件不用压边装置时,其拉深力的经验计算公式: 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 压边装置的作用 在凸缘变形区施加轴向力σ2,防止拉深过程中凸缘起皱 是否采用压边装置的判断 压边力的计算 压边力↑↑,则拉深力↑,使径向拉应力σ1↑,工件易被拉裂; 若压边力↓↓,则不能防止凸缘起皱,起不到压边作用。 压边力计算公式: 式中:Q——压边力; A——在压边圈上毛坯的投影面积; q——单位压边力,可按表4.11查取。 压边装置的设计 常用压边装置:弹性压边装置和刚性压边装置。 弹性压边装置: 三种弹性压边装置的压边力变化曲线: 随着拉深深度的增加(即行程的增大),需要压边的凸缘部分逐渐减小,因而所需压边力也应逐渐减小。 实际情况: 橡胶和弹簧的压边力变化正好与所需要的相反,只用于浅拉深。 气垫效果好,但结构复杂,制造维修不易,且需要压缩空气,因而限制了其应用。 压边力要求: 橡胶和弹簧压边装置的纠正措施 刚性压边装置: 特点:压边力不随行程变化,拉深效果较好,模具 结构简单。 适用范围:双动压力机用拉深模。 浅拉深时: 压力机公称压力≥(1.2~1.4)F 深拉深时: 压力机公称压力≥(1.6~2.0)F 一般拉深件按拉深时的最大工序力直接确定: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应使工艺力曲线位于压力机滑块的许用压力曲线之下,还需对压力机的电机功率进行校核 式中:F——拉深时的最大工序力(最大拉深 力、压边力和其它力的总和),KN; 深度拉深件或落料拉深复合模: ① 计算拉深功A 首次拉深: 以后各次拉深: 式中:A1、An——首次和第n次所需的拉深功; F1、Fn——首次和第n次拉深的最大拉深力; h1、hn——首次和第n次的拉深高度; λ1、λn——平均变形力与最大最大变形力的比值。 ② 计算所需压力机的电动机功率 式中:N——所需压力机的电动机功率; A——拉深功; ξ——不均衡系数。(取ξ=1.2~1.4) n——压力机每分钟的行程次数; η1——压力机效率;(取η1=0.6~0.8) η2——电动机效率。(取η2=0.9~0.95) ③校核 若计算的所需功率N值<电动机功率,可行。 若计算的所需功率N值≥电动机功率,则应另选电机功率较大的压力机。 压力机的行程: 拉深时,为安放毛坯和取出制件,压力机行程一般取制件高度的2.5倍。 凸、凹模圆角对拉深的影响 : 凸、凹模的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的影响 : 凹模圆角rd↓↓→径向拉应力σ1↑→表面划伤或拉裂; 凹模圆角rd↑↑→悬空面积↑、压边面积↓→起皱 凸模圆角的影响 : 凸模圆角rp↓↓→rp处弯曲变形程度↑→“危险断面”受拉力大→工件易产生局部变薄; 凸模圆角rp↑↑→凸模与毛坯的接触面↓→易产生底部变薄和内皱 凹模圆角半径rd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