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焦中考试题 浅析命题特点
2015年各个地区的中考历史试题,在坚持“能力立意”的同时,坚持“稳中求变,变中求新”的原则,形成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命题风格,对初中历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引导作用。
一、总体稳定
(一)命题依据《历史课程标准》和各省《考试说明》,考查范围稳定
各地中考试题,考查内容均涉及20个以上的课题,占全部考查范围的70%以上。试题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兼顾了学科知识考查的全面性。
(二)考查学生能力的方式相对稳定
除直接考查基础知识这一传统方式外,解读图片、表格等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得出历史结论,是目前中考试题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方式。例如:
1.直接考查基础知识
(2015?安徽)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道教D.佛教
【答案】D
【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唐朝玄奘曾西游至印度,学习佛教。
2.解读图片、表格等材料信息
(2015?河南)“从此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贵笔砚。雁帛鱼书应共炉,声气相通快胜箭。枝枝节节环四海,地角天涯连一线”。这首诗反映了近代中国( )
A.火车轮船的传入
B.大众传媒的兴起
C.有线电报的出现
D.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需要解读题目中的材料。准确提取材料中“千里争片刻”“无须尺幅贵笔砚”“连一线”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反映的是有线电报的出现。
(2015?河北)下列茶缸(图1)是新中国成立后不同时期定做并流传至今的生活用品,其中定做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是( )
图1
【答案】D
【试题分析】此题需要获取图片提供的有效信息。根据茶缸上提供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应出现在抗美援朝时期;B项应出现在“大跃进”时期;C项应出现在“文革”时期;D项“自卫还击,保卫边疆”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口号,但“一九七九年”印证了这个茶缸出现在新时期,因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题目具有生活气息,以不同时期定做的茶缸为切入点,考查现代中国的社会变迁,是一道经典试题。
(2015?安徽)阅读图2,导致清朝这一时期几种主要进口货物税率(关税)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图2
A.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B.中国手工业纺织技术较弱
C.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D.英国机器棉纺织业发达
【答案】C
【试题分析】在此题的解题过程中,解读和获取图片信息是关键一步。图片信息表明,棉花、棉纱,以及头等白洋布的关税税率在1843年均大幅下降,这说明此时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已遭到破坏。《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
3.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
(2015?重庆)1933年5月,美国颁布法令,一是缩小现有耕地面积,控制生产过剩;二是由政府补贴来维持农产品的价格,使农民的收入恢复到1909年至1914年繁荣年代的水平。其目的是( )
A.复兴农业经济B.恢复银行信用
C.增加就业机会D.增加政府收入
【答案】A
【试题分析】此题为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典型例题。根据教材知识,在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冲击下,美国总统罗斯福施行新政,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材料强调的是复兴农业的经济措施,A项是正确答案。
4.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得出历史结论
(2015?山东济南)某同学搜集到以下四幅图片(图3),请帮他拟定一个正确的主题( )
图3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D.繁荣开放的社会
【答案】C
【试题分析】本题为描述和阐释事物以得出历史结论的题目,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虽然此题综合分析图片信息即可得出结论,但就命题角度来说,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新颖试题。题目以探究性课题的形式出现,对初中历史教学具有引导作用,也必将成为未来命题的趋势。
(2015?江西)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史为鉴明得失】
材料一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停止)。以(因为)有侯王。赖宗庙(依靠祖宗的保佑),天下初定(刚刚安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据材料一,说说秦始皇所述是其前代哪一政治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