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透镜的精磨(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九章 透镜的精磨 西安工业大学 徐均琪 概述 精磨的目的: 使零件表面的破坏层深度进一步减小; 获得所需的尺寸精度。 精磨的机理 精磨的分类 散粒磨料 固着磨料 高速精磨的主要方式及特点 古典法 准球心法 范成法 古典法(平摆式):磨盘轴做主动回转运动,镜盘摆动的同时做随动运动。压力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工件表面的压力为变化值。 准球心法:是用成型的磨具加工,零件的表面形状和精度依靠磨具的形状和精度来保证。准球心高速精磨的原理是摆动轴线通过对应镜盘或磨具的曲率半径中心,压力的方向始终指向曲率中心,且在加工中为恒定值。 范成法:同球面铣磨原理相同,是磨具和零件各自做回转运动,其磨具刃口轨迹的包络面形成零件的表面形状。 第一节 球面零件的上盘 1. 弹性上盘 特点: 以被加工面为基准,粘结模简单,通用性大,缺点是不能承受高速高压工艺条件,工房间温度梯度不能太大。 注意事项:粘结模温度不宜过高;粘结模要放正;可用专用装置的粘结模以确保精度。 2. 刚性上盘 特点:过程简单、粗磨可以成盘加工,能承受较高速度和压力;以粘结面为基准面。粘结模专用性强,加工模具成本高。 注意事项:工件在承座上要放正;工件间胶层厚度要均匀一致。 3、弹性上盘镜盘设计 第二节 球面金刚石精磨模 1、金刚石精磨片 (1)形状及尺寸 (2)粒度:W28(W20);W7(W5) (3)精磨片浓度:30-50%,以45%最佳 (4)结合剂: 硬青铜结合剂(用于高精度零件,寿命长);软青铜结合剂(用于加工大而薄零件);钢结合剂(耐磨,质量稳定);树脂结合剂。 硬度要与金刚石磨钝速度与玻璃的抗磨硬度相匹配。 2、球面金刚石精磨模的结构形式 球面金刚石磨具结构 球面金刚石精磨模的曲率半径 一般原则:第一道精磨后光圈比抛光后低3-4道;第二道精磨后光圈比抛光后低1-2道。 精磨模与镜盘的相对位置与尺寸       γjm=Kγj K—精磨模口径与镜盘的口径之比 精磨片在夹具上的分布 球面磨具上 排列原则:精磨片在球面夹具上的分布必须使得精磨模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规律符合“余弦磨损”。 排列方式:中间疏,边缘密。(同心圆、螺旋线) 平面磨具上 排列原则:均匀磨损 排列方式:中间密,边缘疏。 粘结剂与固化时间 注意事项 1)粘结面一定要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很好地脱脂清洗; 2)粘结面不宜太光滑,粘结剂不宜用量太多; 3)粘结精密片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一般用标准曲率半径的模具压模控制面型; 4)粘接剂固化后,可在精磨片之间涂一层石蜡或其它保护漆,以防水或冷却液侵蚀粘结剂使精磨片脱胶。 5、金刚石精磨模的修整 修改球模时:凹凸模对磨,凹模在上,曲率半径变小;凸模在上,曲率半径变大。 修改平模时:两模误差同号时,顶针放正、振幅中等;两模误差异号时,中心凸起在上,凹下在下,顶针偏离大。 二、表面粗糙度及加工余量 三、常见疵病及产生原因 第四节 古典法精磨工艺 一、磨料 金刚砂(玻璃及软质晶体) 人造碳化硼(硬质晶体) 精磨最粗粒度302,最后一道为W14(玻璃);W10或更细(晶体)。 二、精磨模材料 铸铁HT20-40; 黄铜H62;(较细,但易磨损) 硅黄铜HSi:80-3 硬质玻璃常用45#钢,软质晶体用玻璃板做模具; 大平板可铣出沟槽。 三、每道磨料的加工余量 能迅速除去上一道磨料的粗糙表面,从而得到均匀的精磨表面。 四、影响精磨模表面曲率半径精度的工艺因素 精磨模与镜盘的相对尺寸 上模小于下模 摆幅的大小 平模:上模摆动距离为下模直径的0.45~0.65; 球模:上模摆动角度为下模张角的0.4~0.55。 顶针前后伸缩 平面:偏离量为振幅大小的0~0.1; 球面: 0~0.4。 主轴转速与上模摆速比 平面:主轴转速为摆幅的0.4~0.8; 球面: 1~1.25。 五、精磨注意事项 1.磨料粒度要均匀,它是精磨质量好坏的关键之一; 2.每次加磨料时要均匀散开,不宜成团填加; 3.磨料悬浊液不应太稀或太稠,否则易出划痕; 4.每次更换磨料时,工具及镜盘应涮洗干净,机器台面也应擦拭干净; 5.精磨完毕,应用放大镜检验表面有无砂眼和划痕; 6.应经常检验精磨面的曲率半径或平面度,发现变化较大时,应及时修整磨具。 六、常见疵病及产生原因 ?作业:镜盘设计 镜盘设计时,实际测得零件口径d=30mm(即包含了加工余量);零件之间的间隙b=1.5mm;待加工曲率为R200。如已知第n圈零件的行角θn=27.1°,求第n+1圈零件的个数。行角θn指第n行透镜的中心所在半径与镜盘对称轴之间的夹角。 二、精磨模的影响 三、冷却液的影响 四、初始表面的参数对精磨的影响 0.1~0.025 0.01~0.02 0.8~0.2 0

文档评论(0)

秦圈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