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制作工艺研究.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制作工艺研究   摘要: 通过试验表明:综合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控制振动成型时间、降低水灰比等措施,可以解决EPS颗粒上浮的问题,制作EPS分布均匀的轻质混凝土,且强度良好,是一种即经济又简单可行的施工方法。   Abstract: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compositely using secondary mixing process, controlling vibration molding time, reducing water cement ratio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EPS particles floating, product lightweight concrete of EPS distribution uniformity, and the strength is good, which is a kind of economic and simple, feasible method of construction.   关键词: 聚苯乙烯;泡沫混凝土;制作工艺   Key words: expanded polystyrene;foam concrete;production process   中图分类号:TU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2-0120-02   0 引言   聚苯乙烯(Expanded Polystyrene,简称EPS)泡沫混凝土,是一种用聚苯乙烯泡沫颗粒作为轻骨料的轻质混凝土,它被普遍的用在建筑物墙体的保温防潮、水利设施的保温防冻、路基防冻等工程中,具有很多优势,比如轻质、保温、隔热、隔声、吸能等,还可用于桥梁工程以及海洋悬浮结构等。EPS混凝土不仅可以节约能源,因为其不用蒸养或烧结,还能够利用大量废弃EPS包装材料,降污利废意义重大。   EPS颗粒为有机物,它的表面憎水,是很难和水泥等无机凝胶材料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提高EPS混凝土性能的关键是要改善EPS颗粒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现状。现在两者结合的现状是由于两者的密度相差很大,在结合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内外许多学者做了大量研究。   1 国内外研究成果   Ganesh等[1]将EPS颗粒用水与超增塑剂预湿,然后再加入其他集料搅拌,效果显著。Robert等[2]认为改变超增塑剂的掺量即可制作出均匀、流动性好的EPS混凝土,但是需注意搅拌时间和投料顺序,为避免分层,采用了免振动成型方法。陈兵等[3]采用类似“裹砂”工艺预拌EPS颗粒,并提出采用氯丁胶改性和采取干湿交替养护的工艺,可提高EPS混凝土的强度。王武祥[4]则先将水泥、矿物添加剂、增黏剂等预混均匀,然后加水搅拌3~5min,形成黏稠状浆体,再加入EPS颗粒搅拌3min,即可注模。潘武略等[5]通过控制水灰比和灰砂比,采用双掺技术及加压抹光免振成型工艺,效果良好。吴秋生等[6]采用的搅拌方法为先将EPS 颗粒、水泥、粉煤灰和纤维素醚搅拌30s,然后加入80%的水和20%的减水剂再搅拌90s,最后加入剩余的水和减水剂搅拌90s,振动成型。张雪松[7]采用低水灰比,结合加压振动成型方法,克服EPS颗粒的上浮。认为二次搅拌工艺与加压振动成型方法可制作出EPS分散均匀的混凝土,但流动性较差。杨凯[8]运用裹砂造壳原理,采用半干性聚合物硅酸盐胶凝材料通过预处理在EPS表面形成亲水性硅酸盐薄壳。   由上述研究可见,解决EPS上浮及与胶凝材料的粘结问题可分为三种措施:①掺加合成树脂等;②掺入表面活性剂,进行表面改性;③借鉴混凝土的裹砂工艺,采用二次搅拌。前两种方法成本较高,预湿EPS颗粒并对其进行“裹砂”或造壳是有效解决EPS颗粒上浮的途径,但工艺较复杂,生产效率低。从经济和便利角度考虑,应优先选用二次搅拌方法。   本试验尝试采用二次搅拌工艺、控制低水灰比和振动时间的方法,提出EPS混凝土经济便捷的生产工艺。   2 试验设计   ①试验材料:水泥采用江苏八菱海螺水泥有限公司生产的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普通河砂;及普通的萘系减水剂。试验配比见表1,制作5组尺寸为150mm的立方体试块,每组3块,取测试平均值进行分析。   ②搅拌方法:一次搅拌方法:将水泥、砂子、水搅拌后再加入EPS颗粒进行搅拌。二次搅拌方法:先将EPS颗粒与稀释后的外加剂混合搅拌,并加入一定量的水泥浆搅拌均匀,尽量使水泥浆完全将EPS颗粒包裹住,养护2h后成为一次拌料。将余下的水泥、水与砂子搅拌,投入一次拌料,搅拌均匀,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   ③振动成型:搅拌均匀后在振动台上振动成型,记录和控制好振动时间,以试件表面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