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中职语文实施穿越教学方法与途径.docVIP

探析中职语文实施穿越教学方法与途径.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探析中职语文实施穿越教学方法与途径

探析中职语文实施穿越教学方法与途径   摘要:针对职高语文课堂活力不足的问题,笔者通过对当前社会“穿越”盛行的启示,基于建构主义、共情理论,从教材、教师、学生等课堂三要素深入探索了职高语文课堂“穿越”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文章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为学生与作者间穿越、学生与文本间穿越、学生与学生间穿越、学生与教师间穿越等四个“穿越”教学的实施方法与途径。   关键词:中职;语文课堂;穿越;途径;方法   一、问题提出   课改专家李炳亭在第七届中国名校长高峰论坛会上的讲话开篇就问道:“现在的课堂快乐吗?”继而追问:“课堂是由无数个45分钟组成的,组成12年。孩子12年不快乐,走上社会会快乐吗?”①开篇的这个问题,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职高语文课堂上,我们的学生或木然呆坐,或游离课堂,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快乐”,造成了这种低效和无奈呢?职高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偏低等只是浅层原因,更深层的原因是他们缺乏深入文本,获得阅读乐趣的能力。   百度数据显示,关注穿越剧的人群的年龄分布比较广,其中19岁及以下人群占44.08%,②而且“穿越”成了年轻人最喜欢谈论的话题之一。更有甚者,南京两位15岁的女中学生由于看穿越剧太过痴迷,企图在月圆之夜跳楼穿越到清朝去大展宏图,改写历史,可见穿越剧对青少年的,影响之深。笔者认为穿越剧的魅力主要在于它以穿越这种独特的形式使观众移情到剧中人身上寻找自我的参与感,造成古今思想的碰撞,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观众的想象力。   再回过头来看我们的语文教学,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拓展与深化学生的体验。王荣生教授把语文课堂中的体验分为两端:一端是学生的“自发体验”,也就是学生和文本、作者的自发对话;一端是“外授的体验”,即“对别人体验的体验”,而语文课堂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创设条件提供外授体验。③   从移情、拓展体验的角度来说,语文教学与穿越剧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概念界定   “穿越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通过各种方法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和文本,以学生的已有生活情感体验为依据,将其生命和情感体验外设到文本、作者和同伴中,从而拓展体验,构建新知,即教学内容、教师、学生三者形成有机统一。   三、穿越教学实施的方法与途径   (一)学生与作者间的穿越   语文教材中很多经典篇章离我们的时代比较遥远,这就增加了学生解读的困难,如何克服这种距离感,走近作者的时代,走进作者内心,体验作者的情感,实现学生与作者间的穿越,是实现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1.以故事走近作者   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听故事,要让学生走近一些有着巨大时间、空间距离感的作者,最好的办法莫过于讲故事。通过故事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走入文本。   例如,在教学《将进酒》时,笔者讲述了李白命贵妃磨墨,令“高力士脱鞋”的故事,又讲了民间流传的“李白捞月而死”的故事,让学生在趣味性的故事中体会李白不畏权贵、淡泊名利、洒脱不羁的性格,以及其诗歌作品的浪漫主义特色。这种讲述比单调地重复着诗人生平简介要生动得多,也有效得多。   再比如,在教学《合欢树》时,为了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悲伤也成享受”的意蕴,笔者讲述了托尔斯泰写的一个小故事:有一个小孩他一不留神走进了森林,结果在森林深处遇到了熊,他心里十分害怕,就奔啊跑啊逃啊,一股劲地终于走出了困境,第二天,他给朋友给老人讲述他昨天的经历,这个时候他的脸上充满了喜悦、骄傲的神情,再也不是森林里的恐惧。浅显的故事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使他们领会到了悲伤的情感经过时间的过滤也会变得美丽。   当然,教师也应该警惕将语文课上成故事宣讲课,故事的讲述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帮助学生对文本产生兴趣,进入文本的引子,而不能喧宾夺主。   2.以音像走近作者   现代社会,学生更喜欢接受多姿多彩的音像资料,音像往往比文字更具有视听冲击力,在语文教学中,笔者尝试将音像资料引入课堂,帮助学生与作者发生穿越。   如在教学诗歌《再别康桥》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对于康桥的深情,我选择播放了《人间四月天》里的视频片段,以此来让学生快速进入诗歌。在教育部录像课《怀乡组诗》的教学前,我选择童丽的怀乡歌曲《月之故乡》,配合一系列春运归家的图片、牧童晚归的图片,学生马上进入情境,或深或浅地体会到人类亘古不变的故土之思。   当然要警惕“多媒体对语文教学内容的遮蔽”,即要明白视听的冲击只是为了打通学生走向作者的通道,而谨防“多媒体取代语言本身,成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对象”。④   3.以评论走近作者   很多名家名品经过时间的打磨,焕发出永恒的光彩,而学生因为生活经验有限,要想和它们亲密接触,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同时“一个作品之所以成为优秀的作品,除了作品本身,还由于对该作品的各种各样的研究和

文档评论(0)

3471161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