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疑破惑有童言,词不醉人人自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疑破惑有童言,词不醉人人自醉   [摘 要]微博是一种新型的写作方式,短小精悍,但不失精彩。通过微博的读写、经典文学作品的仿写,以及师生的“调侃”和活动作文课的协同,作文教学妙趣横生,令许多个性鲜明的真实表达不断涌现。   [关键词]微博 经典 童趣 个性表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72   施耐庵的《水浒传》第四回写道:“酒中贤圣得人传,人负邦家因酒覆。解嘲破惑有常言,酒不醉人人自醉。”常盼望着,有那么一个院子,花开花落,云卷云舒,一杯清茗,或一壶咖啡,说说今天和明天,聊聊语文与梦想,等待天黑,等待橘黄一一点亮,等待孩子流泻下醉人的语言。也许,孩子构筑的奇妙情境能让我们久久徘徊,留恋不舍,这就是“词不醉人人自醉”。   一次次的尝试,一回回的思考,带来一些些收获。下面就近几年的尝试,我谈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博”出一份精彩   夏?D尊先生指出,读者意识是最大的写作技巧。但站在读者意识前面的叫发表意识。管建刚老师曾说,作文与发表的关系,不是婚姻关系,而是血缘关系。现今,微博盛行,迎合的正是大众的发表意识。   微博乃微型博客之意,可以把你每天读到的、看到的、想到的内容写出来,并发表出来。很多学生作文写得不怎么样,博文却让人另眼相看,为什么?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微博写作有读者。发表是言语学习的成功教育,它会影响人的一生。   为了试验学生对微博的敏感度,我在微博上写了这样一个小笑话:   “某生问:‘乙醇是什么?’在旁边批改作业的我脱口而出:‘以纯的专卖店不是在县城吗?里面的衣服可好看了!’顿时笑声一片,雷倒众人。”   此条微博引起了同学们的共鸣,引发了很多跟帖,成为同学们课余饭后的谈资。   于是,我就将微博搬进课堂,取消以前的“采蜜本”(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的语言积累本),换一种好玩的语文作业――读写微博。班内一片欢腾。微博就是在每天读书的基础上,选择一两句自己喜欢的语句摘抄下来。当然,也可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或者是一些突发奇想,用几句话表达出来。如此一来,学生的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每次接近开学,我就害怕,莫名的紧张,能不能不要上学啊!”“今天我惊奇地发现,原来妈妈也是个贪吃鬼,爱吃奥利奥和瓜子。”“今天在街上居然和语文老师不期而遇,真是吓晕我了,还好我在做好事。”   每天语文课前5分钟,是微博展示的时间,我决定乘胜追击,让个别学生“晒晒”自己的得意之作,并指名学生做一些点评。而且,接受学生好的建议,每天将最励志或符合心境的一句抄在黑板上。读写微博,不仅有读写能力的训练,还有交流互动的听说训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喜欢读写微博,不就是喜欢语文吗?   新课标特别注意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写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值得一提的是,一位班级的捣蛋鬼在大家的带动下,也写出了属于他的好微博:“我心里突然有一种想抱它的冲动,我想抚摸它软软的毛,感觉它的温暖和心跳。我想告诉它,我可以关心它,照顾它――流浪猫。”这不是最好的作文吗?这不是从心灵迸发出来的诗吗?微博是日记,也是作文!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生活,抒写精彩,让思想的道路更宽阔,为自由表达找到家。   一个人的声音传得多远、多久,就证明这个人的影响有多远、多久。发表微博,使学生的个性语言传得更远、更久,刺激学生以更好的姿态写作,并使写作的兴趣得到长久保持。   二、“仿”出一种表达   鲁迅先生说,写文章的秘密在于多看和练习。张中行先生也说,作文的秘诀就是多读多写,“这正如说不吃饭活不了一样,听起来简直像废话,我们却不能不承认”。那么读些什么?我认为,对作文教学而言,好的阅读,应寻找表达上与自己相近的书。一些人读了一辈子的书,一本气质相近的书也没有找到。他始终没有找到自己的“师傅”,也始终不会写作。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找到那本“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书,并在此基础上,呵护、发掘学生的语言,让学生在经典的基础上开始写作。那如何将儿童的经典阅读和习作有效链接?我做了一些小小的实践与探索:   一节语文课上,我随机读起了《草房子》中的人物细马和桑乔的一段对话:   “你们想买,就去看看。都是笔直的树,一共十六棵。”   “你卖树干什么?”   “我有用处。”   “你跟你妈商量了吗?”   “不用跟她商量。”细马一副当家做主的样子。   接着,我们讨论了细马的性格:像个小大人,办事老练成熟。我告诉他们:“言为心声”,一言一行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能看出人物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样的人物描写才传神。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某同学和老爸的一番对话:   “爸,给我钱!”   “多少?”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