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胜二区东三4单元注聚初期调整对策研究
摘 要:胜二区东三4单元自2012年11月7日投入注聚开发,在注聚初期,以注聚方案为主,深化动态认识,精细注采调整,通过动态监测等手段重新认识注采对应状况,分析层间、平面剩余储量分布及油水井流线分布,从而对油井进行补孔、改层、产液结构调整等措施完善井网、提高动态注采对应率,保证合理注采比,均衡注采流线,为促进单元全面见效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二三类油藏注聚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主题词:剩余油;注采流线;注采对应率;产液结构 注聚见效
中图分类号:TL279
1.注聚区基本情况
1.1地质概况
胜二区东三4单元位于胜坨油田胜利村构造西南翼,北面、东面分别被7号断层和9号断层分割与三区坨21和坨11断块相连,西及西南与边水相连,呈扇形分布,为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的中高渗亲水砂岩油藏。4砂层组划分为4个小层。储层砂岩主要是粉细砂岩,少量的中―粗砂岩,其成分成熟度,结构成熟度都很低。胜二区东三4砂组油层发育好,平均渗透率1700×10-3μm2,能够保证聚合物溶液顺利注入。平面、纵向上原油密度和粘度呈顶稀边稠,上稀下稠变化。目前产出水矿化度17425 mg/L;目前注入水矿化度为17435 mg/L,Ca2+、Mg2+浓度为475mg/L。原始油层温度65℃。目前地层压力13.0MPa,地层压降3.7MPa。
1.2矿场注入试验进展
方案初步设计矿场采用清水配置母液、污水稀释注入的注入方式,初步设计两段塞注入:0.1PV2500mg/L+0.3PV2000mg/L,注入速度0.08PV/a。注聚试验区单元含油面积3.2km2,有效厚度9.5m,孔隙体积742104m3,地质储量421104t。设计注聚井14口,受效油井35口,预计提高采收率6.1%。单元自2012.11.7注聚以来,截至目前累计注入时间234天,注入液量达到40.6万方,累计注入干粉为1132吨,段塞尺寸为0.0546,注入体积138.9ppm.PV,目前已培养见效井2口,见效率5.7%,按数模拟合的曲线,单元会在注入段塞达到0.1PV,含水出现明显下降。
2.单元潜力认识及注聚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剩余油的分布和砂体发育情况、渗透率、孔隙度分布情况息息相关.在砂体发育、物性好的地带,原来储油物性好,原始地质储量大,是剩余油量的主要富集区。(1)有效厚度和渗透率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在渗透率低、有效厚度大的方向,水洗效果不好,存在较多的剩余油,反之,剩余油则较少。(2)非均质性对剩余油的影响。在厚油层内,由于非均质性使驱油厚度及驱油效率不均匀而造成剩余油。(3)注采系统完善程度对剩余油分布的影响。注采系统不完善的地方,油层不能在很好的水驱下开采,易造成剩余油。(4)局部构造是影响剩余油分布的因素。以上因素对剩余油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2.1.1油层平面剩余油分布及水淹状况。储层的非均质特性导致平面上的水淹程度和剩余油分布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剩余油饱和度一般在35-50%之间,其平均值比原始平均值65%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目前剩余油的分布比较分散,剩余油饱和度大于50%的区域面积小且分散。由SNP饱和度测井图可以看出,砂层组东北部、东南部及断层附近高部位、长期无生产井点控制、井网密度小的井间部位采出程度较低,剩余油相对富集。
2.1.2层间剩余油分布。由于储层岩性和物性的差异以及长期水驱开发不均衡的矛盾,导致层与层之间储量动用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新井多功能解释和剩余储量分布图统计结果可以看出,41层含油饱和度高,驱油效率相对较低,42、43层含油饱和度低。
2.1.3层内剩余油分布。在同一旋回内部,由于沉积韵律的影响,渗透率有明显差异,导致层内采出程度和水淹不均衡。ST2-1-189井SNP测井解释的结果表明,薄层的层内剩余油相对均匀,厚油层顶部剩余油富集, 层内弱水淹厚度系数(弱水淹厚度与砂层厚度的比值)为0.2-0.4。
2.2注聚前存在的主要问题。(1)局部井网不够完善,储量动用程度仍不充分。虽然注聚之前单元经历了2011-2012年的新井部署,动态注采对应率已经达到92.4%,但从各小层平面图上看,仍然有部分井区井网不够完善,特别是东三42层,双向及以上注采对应率仅为42.6%,这势必影响今后的注聚见效。(2)平面注采流线不均衡,有效注采比偏低。单元注前由于采液强度差别,以及累采累注的影响,导致平面注采流线不均衡,14个井组中,6个井组注采比偏低,单元平均注采比仅为0.75,势必影响今后注聚开发效果。
3 调整对策及效果评价
3.1调整对策
2013年东三4单元立足注聚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smex CS-51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标准操作程序.docx VIP
- 2024年秋季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课件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1从算式到方程(第1课时).pptx VIP
- 【附答案】东北师范大学离线《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考核作业.doc VIP
- 舞蹈培训机构新学员入学告知书.docx VIP
- 燃气用户安装检修工试题库(含答案)(2022年-2023年).pdf VIP
- 舞蹈培训学校机构合作协议、新学员入学告知书.docx
- 2024秋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1.1从算式到方程课时1课件.pptx VIP
- (2025秋新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四 厘米和米》PPT课件.pptx
- 1P104S(5MWh)中储科技130MW-260MWh技术方案.pdf VIP
-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 课件全套 第0--19章 绪论、 国际法的性质与发展---国际人道法.ppt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