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揭开话题作文神秘面纱
揭开话题作文神秘面纱
话题作文是在命题作文、供料作文几乎一统天下几十年之后出现的。它自1999年面世以来,以其较强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为学生营造了一种较为自由的写作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考场上出现了许多个性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佳作。但它为考生提供的是一个既有开放性又有约束力的话题,是开放和限制的统一,而且随着实际操作中出现的“话题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以至宿构、抄袭等不良现象的出现,对它的限制逐渐增强。从1999年的“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到2000年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到2001年的“诚信”,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2003年的“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关系,2004年的“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v全国Ⅰ?w”,2005年的“出人意料与情理之中”?v全国Ⅰ?w,2006年的“雕琢心中的天使”(广东),2007年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山东),可以看出对话题作文的限制是越来越多了。话题作文的这一发展趋势,意味着不重审题,信马由缰,难以写出高质量的文章。作为老师,我们必须教给学生学会辩证思考,理性的把握话题。那么如何揭开话题作文神秘面纱,写好话题作文呢?
第一,审题的明确性。
审题明确是考试作文的基本要求。有些话题,如“诚信”,其概念的内涵与层面比较单一,概念易明确,但像“财富”这一话题,其内涵与外延比较丰富,就需要分解概念,在话题转化上下功夫,话题转化是作文成功的前提。话题的转换有两个关键:
首先是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十分宽泛,如果仅把话题当做一个僵死的概念,视为“铁板一块,不可分割”的整体,笼而统之去做文章,势必内容空泛。话题作文要求之一是内容具体。一篇文章能够说明一个道理,就是一篇好文章,说不清道不明就不是好文章。“化大为小”是指作文题目或作文范围大,写作时宜从内容具体的小的事物入手,写出属于你的那一个。择其一点,不及其余。如“财富”这一话题,“化大为小”后内容如图所示:
通过“化大为小”,就可以选择确立写作的内容了,如“知识,我最可宝贵的财富”,“贫穷,我最珍贵的财富”,这样写往往中心明确,内容具体。
其次是化虚为实。一些作文题目或话题看起来颇为抽象,如“成熟”、“思念”、“诚信”等,如果硬着头皮,直接从正面去写,其内容往往会很空洞。古语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对此话题,我们在写作中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使之成为直观可感的形象。如“思念”话题这样写到:“思念是远方游子那价抵万金的一封家书,是老华侨那视若珍璧的一包乡井土;思念是银河上的那座鹊桥,是举家团圆时桌边空着的那张座椅;思念是白发老母一遍遍默念儿女的名字,是躬着腰的父亲一遍遍擦拭装着儿女照片的相框……”恰当的运用这种手法,能使抽象概念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第二,立意的深刻性。
“意”是文章的灵魂。古人曾说过:“意犹帅也。”这就是强调立意的重要性。深刻就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写记叙文,应着眼于对人物思想品质、精神世界和事件的影响的挖掘;写议论文,应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核心,探讨事物的内在属性。作文立意要注意道德导向:倡导助人,倡导关爱,倡导文明,倡导善心。爱讲实话,就讲人间真情;会编故事,就颂人间真善美;敢发议论,就崇尚高尚,痛斥邪恶;面对爱的表白,要选择理智;面对乞讨的残疾人怀中直喊“渴”的女孩,我选择给她买水;面对后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由选择冷漠到选择叫她一声“妈”。
要做到立意深刻,必须求“新”,求“深”。求“新”指的是要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启动开放思维、批判思维、求异思维,我们的文章才会出现全新的、发人深思的观点。请看下列创新观点实例:①由“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想到“常在河边站,就是不湿鞋”;②由“开卷有益”想到“开卷未必有益”;③由“酒好不怕巷子深”想到“酒好也怕巷子深”;④由“树大招风”想到“先声夺人”;⑤由“怀疑生智慧”想到“笃信能移山”;⑥由“三思而后行”想到“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求“深”就是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挖掘客观事物的深远含义,写出自己的独特的看法,独特的感受,独立的思想。如“财富”话题,一些同学立意不深的原因是局限于物质财富,囿于自我的狭小的天地,停留在健康与家庭、荣誉与幸福上。而深刻高远的立意总是与“自我”无缘,追求更高的精神、价值、情感。如“奉献,我最大的精神财富”,“苦难是一笔财富”。再如中国加入WTO,外国货严重冲击中国市场,有人惊呼“狼来了”,要求以此为话题作文。对此大多数人考虑的是怎样“对付狼”,从“准备猎枪,与狼斗争”的角度立意,但有的同学从“与其谈狼色变,不如与狼共舞”的角度立意,就具有时代性、前瞻性、深刻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