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第一章节.ppt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药鉴定学第一章节

实用中药鉴定学(第二版) 第1章 绪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中药鉴定的含义及中药命名的方法。 2.掌握本草的含义及历代重要本草的主要内容和学术价值。 3.掌握天然中药资源的分布概况及主要道地药材产地。 4.了解中药鉴定的任务及中药的分类方法。 实用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定义: ——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 ——制定中药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研究对象: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 相关名词术语: 药品(Medicines,Drugs) 预防、治疗、诊断疾病 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 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 药品类别: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中药 在中医药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 中药类别: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其中绝大多数来自于自然界,故又称天然药物(Natural Medicine) 中成药 根据中医临床处方的要求 以中药材或饮片为原料 采用一定的制备工艺和加工方法 制成随时可以应用的一类药物 绝大多数为复方中成药,如六味地黄丸、牛黄解毒片等 中药鉴定的目的 为临床用药的安全与有效提供科学依据 为中药生产与流通提供鉴定技术和方法 为中药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中药鉴定的任务 1.中药品种的真伪鉴定 2.中药品质的优劣鉴定 3.古方中药的本草考证 4.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5.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中药品种混乱的原因 1.多来源品种数量繁杂 2.“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 3.本草记载不详或品种发生历史变迁而误传误用 4.形态相似,名称相近,造成误种、误收、误售、误用 5.有意掺伪作假,以假充真,以次充优 6.地方用药习惯不同 中药品质优劣鉴定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 “劣”即劣药,是指虽品种正确,但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中药 中药内在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有效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 影响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 1.药用的品种(种类、种质、农药及重金属) 2.产地的分布 3.生长繁殖条件(土壤、光照、气候、降水量、海拔及栽培或养殖技术等) 4.采收季节(如“绵茵陈”与“茵陈蒿”) 5.加工方法(如金银花蒸后晒干绿原酸含量最高) 影响有效成分积累的主要因素 6.生产工艺(设备更新与流程设计) 7.药用部位(整形分类) 8.储藏(细辛贮藏半年后就失去镇咳作用) 9.运输(雨水淋湿、虫鼠危害、有毒有害易串味物质混装) 10.包装(是否破损) 古方中药的本草考证 前提:现存的400多种本草 方法:继承前人实践经验 多学科联合考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拨乱反正,正本清源 目标:开发新品种、新功效 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的研究和制定 凡正式批准生产的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及中成药都要制定规范化的质量标准 目前所执行的法定中药质量标准是《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和《部颁药品标准》中的中药标准 制定原则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中药质量标准对收载品种的要求 1.中药的来源要正确 2.中成药的处方要固定 3.采收加工、炮制方法或生产工艺要固定,4.临床疗效要确定 5.对有害物质要有限量检查,对有效成分或有效部位要有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 中药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加强立法保护,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建立和完善药用动植物自然保护区 积极开展野生转家种家养研究,加快道地药材GAP基地建设步伐 建立中药优良品种的种质资源库,加强遗传育种研究 多学科、多途径寻找和扩大新的中药资源 应用细胞组织培养等生物技术,快速繁殖新药源和生产高含量有效成分的中药 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1.《神农本草经》 秦汉时期(公元200年) 我国已知最早的本草学专著 共载药365种 分为上品、中品、下品 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2. 《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时期(公元502~536年) 医药学家陶弘景所著 共7卷,载药730种 首次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 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3. 《新修本草》 唐朝(公元659年),又名《唐本草》 由李勣、苏敬等23人共同撰写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国家颁行的药典 共54卷,载药850种,新增114种,其中有不少是外国输入的药物,如血竭、安息香 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4.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简称《证类本草》 唐慎微编著 共31卷,载药1746种,新增药物500多种 是当今研究宋代以前本草发展和中药鉴定方法的保存最完备的重要文献。 历代重要本草简介 5. 《本草纲目》 公元1596年 李时珍编著 共52卷,载药1892种,新增药物374种,附药图1109幅,附方11096首 全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