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药物监测跟给药方案计划--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 89页).ppt

治疗药物监测跟给药方案计划--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 89页).ppt

  1. 1、本文档共8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治疗药物监测跟给药方案计划--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pt 89页)

第四章 治疗药物监测与给药方案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第二节 给药方案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本节内容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二、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三、治疗药物监测的指征 四、治疗药物监测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五、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 治疗药物监测(TDM) 是近20年来在临床药理学和治疗学领域内兴起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它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 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以及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提供重要依据。 近年来,国外又将治疗药物监测称为临床药代动力学监测(clinical pharmacokinetic monitoring, CPM)。 一、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 (一)个体化给药 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在使用教科书或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平均剂量后,并非所有病人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有些病人无效,而对另一些病人则可能出现了毒性反应。 显然,不同的病人对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氢氯噻嗪、利血平、胍乙啶等抗高血压药的每日剂量在不同病人相差4~50倍。 由于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治疗用药必须遵循 “个体化”原则,即所用剂量必须因人而异。只有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给药方案,才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和实行个体化给药方案从而摆脱经验式治疗后,使合理用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和个体化给药,使癫痫发作的控制率从47%提高到74%。 在开展治疗药物监测前,老年心衰病人地高辛的中毒率可高达44%,经治疗药物监测及给药方案调整后,地高辛的中毒率可控制在5%以下。 (二)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 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可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只靠临床观察不易确诊的病例更是必要。 例如扑热息痛的氧化代谢的中间产物有肝毒性,可致急性肝坏死甚至死亡,早期使用乙酰半胱氨酸可减轻其肝脏的毒性,但服用中毒剂量的扑热息痛的初期中毒症状并不明显,一般在用药三天后才出现,此时已延误了治疗机会,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可达到早期诊断与治疗的目的。 (三)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 所谓依从性是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在临床上有时药物治疗效果差并非由于治疗方案不当所致,而是由于病人未按医嘱用药。据文献报道,国外有50%以上的病人未按医嘱用药,表现为非依从性,从而导致治疗失败。 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及时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停药、减量或超量用药,进而说服病人应按医嘱用药。 二、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一般来说,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与其药物效呈正相关,而且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存在平行关系。 药物须以一定速度和足够浓度达到作用部位(受体部位)才能产生其治疗作用。 但因目前科技水平的限制,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难以直接测定。 对多数药物来说,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存在平行关系,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的关系比作用强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密切得多。 早在20世纪40年代Brodie就发现了这一重要现象。 不同种属的动物在相同的血药浓度时可产生极为相似的药理作用。 按100mg/kg同样剂量的环己巴比妥给予小鼠、家兔和大鼠,由于生物转化速率不同而使其睡眠时间相差4~7倍,而三种动物在转醒时的血药浓度均在60?g/ml左右。 有些药物虽然有效剂量种属差异很大,但有效血药浓度非常相近。 例如,保泰松抗炎作用的剂量在兔和人相差几十倍,但其有效血药浓度都在100~150?g/ml之间。 苯妥英钠抗癫痫与抗心律失常的有效血药浓度为10~20?g/ml。 当血药浓度增至20~30?g/ml时出现眼球震颤,至30~40?g/ml时出现运动失调,超过40?g/ml可出现精神异常。 地高辛的血浓度在1~2ng/ml时出现强心作用,当其血药浓度在3ng/ml时可出现中毒症状。 多数药物的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之间存在着良好的相关性。 实际上,这也是实施治疗药物监测的基础。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了解所用剂量的治疗水平,从而指导临床对用药剂量进行反馈调整,使血药浓度处在有效范围之内,以避免药物中毒或治疗无效。 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为三个范围:无效范围、治疗范围与中毒范围 图4-1 血浆药物浓度与药效的关系? 治疗范围——又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指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 effect concentration,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