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及绩效分析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演变及绩效分析
[摘 要]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的演变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的28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新中国收入分配变化的轨迹经历了一个由旧中国收入水平极低、分配极不平等通过革命手段达到过度平均,然后又由这种过度平均通过改革走向拉开收入差距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收入的平均程度主要受到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观念、战略、政策变化以及不同时期积累与消费关系变动的制约。
[关键词]收入分配 制度演变 按劳分配 按要素分配 收入差距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4952(2006)04―0004―09
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中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大致经历了两个时期:一是从1949 年建国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29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的公有 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平均化;二是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至2006年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 的28年,这个时期制度演变的趋势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多样化和生活资料占有的差距扩大。
一、改革开放前的收人分配制度及绩效
1949年新中国建立以及完成“没收官僚资本”和“土地改革”后,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发展的基础上,实行了“公私兼顾、劳资两利”、“低工资、多就业”和“劳动致富”的收入分 配政策。1953年以后,在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指导下,我国开始向单一公有制 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过渡。到1956年底,我国就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城市,建立了以国营经济、集体经济为主体包括少量个体经济的所有制结构,绝大多数就业 居民变成了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或集体企业职工,其收入完全被纳人国家统一规定的工资体 系和级别中。当然,还有大量的隐性收入和福利(如低廉的房租、公费医疗),并且毫无失业 的后顾之忧。在农村,以家庭经营为特征的个体农民,经过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形成了“三 级所有、队为基础”的集体经济,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成员,也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兼顾平 等的分配体制。社员在集体经济内部,实行大体平均的分配和有限的社会保障。
(一)城市居民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
新中国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是在改革旧中国极不合理的分配制度基础上形成的。1949年9 月,政协会议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以及相关法规规定:在农村废除封建土 地所有制和高利贷,但是允许雇工和借贷自由;在城市,除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企业外,对私 营企业实行“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政策,保护工人的合法权益(如厂方不得随意解雇工人、 克扣工资),工人的工资应由劳资双方协商解决。1952年8月政务院批准的(关于处理失业工 人办法)中规定:“所有公私企业,因采取先进生产方法,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因而多余出来 的劳动力,应采取包下来的政策。实行轮流调剂,发给原工资。”虽然这项规定在私营企业难 以完全贯彻,但是私营企业解雇工人也确实受到工会和政府有关部门的严格限制。到1956年 底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1957年3月,国务院在批转劳动部的文件中规定:“企 业、事业、机关编余的人员,应该想法在企业、事业、机关内部或部门之间调剂安排工作或组 织他们学习,不得任意辞退。”至此,城市职工端国家“铁饭碗”的制度墓本形成。
在工资制度方面,到1956年底,我国所有制结构已从过渡时期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转变 为几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按劳分配也成为我国收入分配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方式。1956年首 次对企业、事业和国家机关的工资制度进行了统一改革,直接以货币规定工资标准,取消了以 前的工资分制度和物价津贴制度,实现了多种工资形式向单一工资制度的转变,使全国工作人 员的工资形式趋向统一。这次工资改革,最终确立了以技术、职务、行业、地区四个基本因素 为参照标准的“按劳分配”制度,同时对一些便于实行计件工资的部门实行计件工资,对企业 及职工实行与效益挂钩的奖励制度(奖金)。除了受“平均主义”思想和政策影响之外,这种 建立在单一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制度本身也存在问题:分配形式过于单一化,除了按劳分 配形式外,几乎没有其他分配形式;分配结构和水平固定化;分配水平平均化。
(二)农村居民的分配制度和收入水平
至于农村居民的分配制度,在改革开放以前的29年里,则发生了四次剧烈的变化。第一 次是发生于新中国建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这次土地改革的彻底性是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静脉曲张疾病》课件.ppt VIP
- 学习贯彻《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论述摘编》PPT: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附文稿).pptx VIP
- 仙溪志-宋-黄岩孙.pdf VIP
- 小学道德与法治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科学 爱科学教案(2025秋).doc
- SL∕T 821-2023 节水规划编制规程.pdf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8课《我为班级作贡献》精美课件.pptx VIP
- 护士注册体检表-(正式).doc VIP
- 检查检验分级管理制度.docx VIP
- 第4课(牛字旁)课件 2025小学生书法通用版二年级下册.ppt
- 智能世界2035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