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杂拌儿——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docVIP

科普杂拌儿——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科普杂拌儿——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

科普杂拌儿——纪念“九一八”说起大豆 ——        日本干吗要强占咱们的东北?   1931年9月18日,日本军队强占了咱们辽宁的省城——沈阳。   沈阳兵工厂,当时是我国最大的兵工厂,存有步枪18万支,机关枪4000挺,飞机200架,全被日本军队夺去了。   日本军队夺了这些兵器就满足了吗?不,不,这不过是日本武装侵略我国的开始。不到4个月,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相继陷敌,隔了1年,日本又侵吞了热河。   日本为什么要强占咱们的东北?好些歌儿回答了这个问题。   “那儿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流亡之歌》这样唱。   “高粱肥,大豆香,遍地黄金少灾殃。”——《长城谣》这样唱。   日本强占咱们的东北,目的之一,就在夺取这些财富:森林,矿产,大豆,高粱………   数目字告诉我们   咱们的东北到底有多少财富呢?说到多少,咱们就不得不跟枯燥的数目字打交道。   数目字告诉咱们;我国的森林,1/3在东北。   据民国十七年的旧统计, 抚顺煤矿每年产煤700万吨,鞍山铁矿每年产铁矿石至少81万吨。在敌人的压榨下,数字一定在逐年膨胀。美国空军一再袭击抚顺和鞍山,目的就在炸毁掌握在日本手中的这些庞大的数目字。   此外还有贵重的金子,我国的金子大半产在黑龙江。   再说农产品。东北的农产品,最主要的数高粱和大豆。这两种农产品,我国在全世界都占第一位。   东北每年种高粱33万平方千米, 占全国高粱耕地1/3强。东北人把高粱当做粮食,跟南方人吃米、北方人吃面一个样儿。吃了还有剩余,酿成了高粱酒运到各处去发卖。   东北每年种大豆36万平方千米, 每年收获522万吨,产量占全国7/10;而我国的大豆总产量又占全世界的9/10。东北人吃不完那么多的大豆,运到全国各处发卖;全国的人还是吃不完,于是运销到国外去。在“九一八”以前的几年中,每年运销到国外去的大豆和豆制品,价值在2亿海关两上下,是我国出口货物中最多的一项,其中1/3是卖到日本去的。   日本强占了咱们的东北,就不用再花钱买大豆了。   素食的中国   西洋人吃饭的方式和咱们中国人不同。他们吃饭主要是吃菜,每餐要喝牛奶,吃很多的奶油、鸡蛋、鱼、肉,只用两三片薄薄的面包陪衬一下,就算吃过饭了。   咱们中国人吃饭才真叫吃饭,咱们得划三大口饭,才夹一筷菜。   西洋人每餐都要吃荤,咱们中国大多数人终年吃不到肉,能隔十天半个月打一回“牙祭”的也只有少数人。每天大鱼大肉整鸡整鸭地吃的,那是少数中的最少数了。   西洋有许多讲究吃的博士。他们说,人要健康地生活下去,一定要吃足够的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等。像米面等植物性粮食,糖类是足够了,可是脂肪很少,蛋白质又是劣等的。中国人长期不吃荤,怎么能过活呢?于是有一位讲究吃的博士到我国各地游历,专门考查咱们中国人吃些什么。结果他恍然大悟,回去写了一篇调查报告,题目叫做《素食的中国》。   在那篇论文里,他说:“中国人虽然吃素,但是食物中并不缺少蛋白质和脂肪。这两种主要成分的来源是大豆和豆制品。大豆含有比牛肉更多的优等的脂肪和蛋白质,价钱却十分便宜,只及牛肉的1/3。”   他还附了一张图表,给大豆和鸡蛋、牛乳、牛肉所含的营养成分作了比较。   日本强占咱们东北,掠夺咱们东北的资源,从咱们中国人的饭碗里,夺走了成万吨又便宜又滋补的大豆。   巴黎的豆腐公司   咱们中国人平均每人每年吃黄豆十一二千克。新鲜的吃,晒干的也吃,还把它做成了豆腐吃。   “豆腐、麻雀、绍兴人,”这是一句众人皆知的谚语,说绍兴人会做生意,足迹遍及中国,像豆腐和麻雀一样;这句话同时告诉咱们,咱们中国几乎没有一处没有豆腐。   你可能天天都从豆腐店门口经过,可是未必知道豆腐怎么做的。“视而不见”——越是常见的事,越容易忽略。   豆腐店老板半夜里就起床了,他把头一天晚上泡在水桶里的大豆捞起来,放在石磨的面上。又在一个底上有个小孔的水桶里加满了水,挂在石磨上边的屋梁上,让水从桶底涓涓地流下来。老板推动石磨,浸得又肥又胖的大豆和着水,不断地滚下磨孔去,和着豆渣的豆浆从两块磨石之间挤出来了。   把和着豆渣的豆浆在锅里煮沸了,趁热用布过滤,就把豆浆和豆渣分了开来。豆渣是喂猪的好饲料。豆浆里含有许多脂肪和蛋白质,和牛乳一样滋补,可是价钱只及牛乳的1/5。   把豆浆放在锅里煮开了,面上结一层淡黄色的皮,是豆浆中的脂肪和一部分蛋白质结成的。把它揭起来晾干,就是豆腐皮,味道鲜美,是吃素的人的珍馐。   把石膏或盐卤慢慢地加进锅里去,豆浆中的蛋白质便凝固了,泛起一朵朵很小的雪白的豆花。石膏或盐卤不能加得太多,太多了豆花就老了。豆腐店老板对这个最有经验。   把豆花捞起来,用布包了,放在木箱里,压去了水,就成了豆腐。木箱的盖是活动的,盖上压着很重的石块,箱底有一条条的槽,水就

文档评论(0)

181****255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