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基础2.ppt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成药基础2

第二部分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3.非儿童专用中成药应结合具体病情,在保证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根据儿童年龄与体重选择相应药量。一般情况3岁以内服1/4成人量,3~5岁的可服1/3成人量,5~10岁的可服1/2成人量,10岁以上与成人量相差不大即可。 第二部分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4.含有较大的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或者含有对小儿有特殊毒副作用成分的中成药,应充分衡量其风险/收益,除没有其它治疗药物或方法而必须使用外,其它情况下不应使用。 第二部分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5.儿童患者使用中成药的种类不宜多,应尽量采取口服或外用途径给药,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6.根据治疗效果,应尽量缩短儿童用药疗程,及时减量或停药。 中成药基础知识(二) 梅河口市中医院 二.中成药分类 中成药分类的方法较多,按中成药的功效可分为以下20类: 1.解表剂: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泻下剂:寒下、温下、润下、逐水、攻补兼施。 3.和解剂: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胃肠。 4.清热剂:清气分热、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清脏腑热、清退虚热、气血两清。 二.中成药分类 5.祛暑剂:祛暑清热、祛暑解表、祛暑利湿、清暑益气。 6.温里剂: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 7.表里双解: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 8.补益剂: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 二.中成药分类 9.安神剂:重镇安神、滋养安神。 10.开窍剂:凉开、温开。 11.固涩剂:固表止汗、涩肠止泻固脱、涩精止遗、敛肺止血、固崩止带。 12.理气剂:理气疏肝、疏肝散结、理气和中、理气止痛、降气。 二.中成药分类 13.理血剂: 活血(活血化瘀、益气活血、温经活血、养血活血、凉血散瘀、化瘀消癥、散瘀止痛、活血通络、接筋续骨)、 止血(凉血止血、收涩止血、化瘀止血、温经止血)。 二.中成药分类 14.治风剂:疏散外风、平熄内风。 15.治燥剂:清宣润燥、滋阴润燥。 16.祛湿剂:燥湿和中、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水湿、祛风胜湿。 二.中成药分类 17.祛痰剂:燥湿化痰、清热化痰、润燥化痰、温化寒痰、化痰熄风。 18.止咳平喘剂:清肺止咳、温肺止咳、补肺止咳、化痰止咳、温肺平喘、清肺平喘、补肺平喘、纳气平喘。 19.消导化积剂:消食导滞、健脾消食。 20.杀虫剂:驱虫止痛、杀虫止痒。 三.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 合理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都可能引发药物不良事件。 合理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三.中成药安全性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中成药也不例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不良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理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不良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不耐受、过敏等; 三.中成药安全性 (3)方药证候不符,如辨证不当或适应证把握不准确; (4)长期或超剂量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附子、川乌、草乌、北豆根等,过量服用即可中毒; (5)不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三.中成药安全性 (6)中成药质量问题。 (7)剂型、给药途径是造成不良反应的重要原因,尤其是注射剂,一旦进入组织或直接注入血流后,出现未预料的毒性作用要除去药物是非常困难的。 三.中成药安全性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有多种类型,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泌尿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循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精神症状或过敏性休克、变态反应等为主要表现的不良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三.中成药安全性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不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不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切 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过敏反应,应及时处 理,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三.中成药安全性 (3)辨证用药,采用合理的剂量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不全的患者,更应 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文档评论(0)

rache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