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网络(古代中国)1840以前
政治
经济
文化
商
BC1600-1046
商人出现(官商),货币(贝类)
奴隶社会甲骨文
奴隶社会
西周
BC1046-771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选官:世官制
井田制;青铜器、工商食官(商业为官府垄断)
春秋BC771-476
宗法、分封制逐步瓦解;诸侯争霸
农业:铁犁牛耕;商业:私营工商业兴起、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
经济政策:废井田,土地私有,重农抑商。小农经济产生、私营手工业、发明演炼生铁和钢的技术
思想:百家争鸣(儒道墨法等)
文化科技:司南;诗经(浪漫)和楚辞(现实)、私学兴起(孔子)战国:帛画
战国BC475-221
商鞅变法(推行县制,废除井田制)
秦BC221-207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统一:中央集权制,选拔和考察管理的制度,严苛的法律
土地高度集中
思想:专制、焚书坑儒、法家占主导、小纂
西汉BC202-80
中外朝制度;察举制
农业:二牛一人犁耕法
黄老思想→罢黜百家(专制)、独尊儒术;造纸术、汉赋
郡国并行——郡县制,刺史制度、推恩令
丝绸之路、工商大贾、重农抑商加强
东汉
25-
220
农业:在珠江流域推广耦犁牛耕法(一牛一人)
手工业:青瓷
蔡伦改进造纸术;地动仪
魏晋南北朝
220-589
九品中正制
孝文帝改革、国家分裂,削弱中央集权、鲜卑族汉化、北方民主大融合
农业:改造的翻车(灌溉)(人力);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土地国有
手工业:白瓷
思想:三教并立(儒道佛)佛教道教冲击儒学
文化科技:自觉书法(王羲之书法)《兰亭集序》、
绘画:顾恺之《女史箴图》、文人画出现(以形写神)
隋唐518-618
618-907
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统一,开放
唐末藩镇割据(地方设节度使);七国之乱
农业:曲辕犁,筒车(灌溉)、唐初均田制
工商业:柜坊、飞钱、市舶使、缂丝技术、丝绸之路、城市商业受限
思想:三教合一(儒道佛)
文化科技:唐诗、楷书,草书;雕版印刷术;火药发明并应用于军事。
宋
南宋1127-1279
北宋960-1127
二府三司三衙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
思想:理学(二程、朱熹)、心学(陆九渊)
文化科技:宋词话本;活字印刷;火药广泛应用;指南针应用航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文人山水画出现;市民阶级兴起;南戏--戏剧兴起
文官任地方官,通判为监察。转运使。
收地方财权、军权。局部统一;三冗二积
工商业:城市、交子、瓦子、景德镇瓷都、市坊界限突破
元
1127-1368
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一
青花瓷、棉纺织;彩瓷
文化科技:元曲(四大家);文人写意画
行中书省(省制开始);一省制
明
1368-1644
废丞相,设内阁(票拟制)
农业:经济重心在南方。
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流通。货币经济占主导思想:李贽(挑战儒学和权威)。文人写意画突出,出现风格奇特画家(朱耷,类似现代主义);李贽;总结性、经验性、实用性
商品经济发展、白银流通。货币经济占主导
民营手工业占主导;(棉布为人们普遍使用)
土地兼并严重;徽商和晋商;资本主义萌芽、海禁。
农业:外来农作物,如玉米、番薯等
清(1840年前)
1644-1840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六部→
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工商业:广州十三行;闭关锁国;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
思想:黄、顾、王三大民主思想家,批判继承发展儒家思想。(封建思想)
文化科技:文人写意画;徽汉合流,形成京剧。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理学占主导、小说兴盛、乾隆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同治光绪鼎盛
高三历史复习知识网络(近代中国)1840-1949
政治(侵华史、抗争史、新旧民主主义革命)
经济(近代工业发展、社会生活变迁)
探索史、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成果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40年代)
1840-1842
侵华史: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割地、赔款、开商埠、协定关税)→开始沦为半殖半封→主要矛盾→革命任务→旧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840-1919)、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领事裁判权、最惠国待遇
工业革命后,洋纱、洋布输入→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中国商品经济发展→衣食往行和风俗习惯变化,逐步中西结合(通商口岸)、外国商品输入
外国资本在中国出现→中国无产阶级诞生、近代工业产生
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
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启蒙作用
农民阶级:洪仁玕(《资政新篇》1959第一次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与太平天国相反)→缺乏社会条件而不能实行。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50、60年代)
1856-1860
侵华史:第二次鸦片战争→1858《天津条约》(赔款、开商埠、公使进京、外国人内地游历、开南京)→火烧圆明园→《北京条约》18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