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无名神
浅析无名神
摘 要: 陶渊明诗歌所表现出的主导思想,既有儒家思想,也有道家思想。他的诗歌精神状态似乎是混沌的、散漫的。但陶诗重点在于表现对生命的纯粹和感激等方面。在某种意义上,陶诗已经超越了古代,陶诗的精神形态直追现代生命哲学。从这一点上,我们对陶渊明诗歌的精神形态可称为没有明确形态的纯粹生命意识,即陶诗所表现出的诗歌精神饱含着一种无名的神,是超然于宗教情怀的一种独立人格和精神品格。
关键词:陶渊明 诗歌精神 无名的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372-01
引言
在我国文学艺术的长河中,陶渊明是称得上不朽的诗人。他的诗歌语言不是没有经过锤炼,而是不着痕迹,显得平淡自然,在这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让人在深思中感到淳厚有味。陶诗所表达的丰富意蕴方面,我们看到的是陶渊明对纯粹生命的追求,表达的是对生命的感悟,在这种精神感召之下,陶诗所散发出的精神形态是没有宗教性的一种近似无名的神的意识。
一、陶诗的无名精神追求
陶渊明生活在战乱年代,对人生和生活有着深刻的感受和体验,他在诗歌中的精神追求是一种经历过后的磨难后形成的隐逸旨趣。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历史的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从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影响,怀着建设国家和拯救民族的豪情壮志,曾几度出仕做官。他在《杂诗》中曾说到“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反映出陶渊明年轻时的情怀和胸襟,积极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是,他在目睹当时国家内忧外患,逐渐转向老庄哲学,在创作田园诗歌中,寄托了陶渊明的人生理想,他用高度的艺术化思想,美化了自身的精神痛苦,形成平淡的生活港湾,在这些诗歌当中,反映出陶渊明的精神状态仿佛是无名的神一般。
例如,古今中外其他大诗人的诗歌中,也有这种无名的形象,我国唐代诗人王维的诗歌中,也出现这种情况,王维诗歌创作中的禅意是非常浓厚的,他的诗歌中大量引用佛理,如他的《酬张少府》中“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穷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像王维这样的诗歌还有很多,他的诗歌中隐含的佛学理论深刻显示出作者清谈自悟的禅学意旨,且这种意旨中所表现出的禅学意向是王维赢得“诗魔”称号的原因。
而陶渊明诗歌中的精神形态并没有构建一种终极关怀,他在游离儒家、道家的边缘,在他的诗歌中,很多是自身的生命体验和对生活的感悟,与道家的思想靠近的多些。例如,诗人在《归园田居》里曾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当然,最后诗人说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理想和人生志趣。这种思想流露出作者对丑陋社会的无比痛恨,形象刻画出宁静、美好的社会理想和田园生活向往。在这里,纯真的田园生活和狡诈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字里行间流露出陶渊明对这种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陶渊明这些诗歌往往是对自然的描画,这些诗歌和真正的道家思想的“自然”还是有不同之处的。陶渊明诗歌所表现出的自然思想,不管是从道家意义上的自然,还是自然景物上都带有浓厚的人间气息,他的这种道家思想是一种真朴的境界。例如,《辛丑岁七月赴假江夜行涂口》中的“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中的“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以及陶渊明最负盛名的《归园田居》里的“此种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等等。陶渊明的这个“真”,是真生活和真性情的生动表现,和道家的真有一定的区别,是陶渊明在人生和艺术追求的“真”境界,而这个“真”似乎是一种无名的神。
二、陶渊明诗歌精神中无名的分析
陶渊明诗歌中的这种无名的神,有没有一个确切的指称或者形态?这是摆在研究陶渊明诗歌研究学者面前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进行分析,要从陶渊明的背景出发,分析诗人自身的素质,同时又要结合诗人所处的社会和历史背景。
1.诗人独立人格和坚韧品质,决定他的诗歌具有超然的精神
陶渊明诗歌中的这种精神,淋漓尽致地表现出诗人不屈服于现实,不为某一思想所局限。但凡伟大、卓越的诗人,都有不畏艰难险阻,不向黑暗势力低头,这种坚守非常难得。陶渊明自己有多个孩子,在他丧妻之后又续娶翟氏,并和妻子过着躬耕生活,两人志同道合,安于贫贱,家庭生活一直比较清贫。
诗人曾几次做官,但做官和自身的性情有严重的冲突,于是诗人就辞官归隐,这种行为本身就说明了陶渊明自身的性情和思想比较淳朴、独立,丝毫不受他人和社会的限制,表现了超然于世的高洁品行。
关于他的辞官归隐,历来诗人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对此认为弃官归隐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不能忍一小忿而致终身之贫。王维在《与魏居士书》中写道:
“近有陶潜,不肯把板屈腰见督邮,解印绶弃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体例格式8: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4学习任务考核方案.docx VIP
- 复盛ZW系列无油螺杆空压机样本.pdf VIP
- 第04章各种催化剂及其催化作用.ppt VIP
- 乙烯装置主要设备.doc VIP
- 第九版内科学课件消化系统消化性溃疡.pdf VIP
- 2000-2015年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建筑设计考研真题.pdf VIP
- 发酵工程制药课件.ppt VIP
- 《规划作品》优教课件 (1).ppt VIP
- 体例格式8:工学一体化课程《windows服务器基础配置与局域网组建》任务5学习任务考核方案.docx VIP
- 第四单元阅读综合实践(素养进阶教学课件)语文统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