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及其对澄观影响
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及其对澄观影响
摘 要:在华严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教外华严学者李通玄首次在华严哲学的范畴内使用了“一真法界”的概念。“一真法界”的概念在汉传论典中本出自唯识学,李通玄在注解《华严经》的过程中,逐步赋予其华严哲学的内涵。而“一真法界”思想在澄观等人的进一步充实与完善下,成为了华严宗的核心思想之一,最终与心真如相结合,由宗密发展成为“一心四法界”说。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成为法藏之后华严哲学的又一个基础性理论,此思想与“理事无碍”的缘起观紧密相连,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地影响。
关键词:李通玄;一真法界;根本智;理事无碍
中图分类号:B9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6)01-0011-05
李通玄,又称李长者,唐代华严学者。由于他专研华严哲学,又称“李华严”。宋徽宗时赐号“显教妙严长者”。以地域划分佛教文化圈的日本学者小岛岱山称其为“五台山系华严思想的集大成者。”[1]也有中国的华严学者称其为“中华第一大居士”、“五台山华严思想奠基人”[2]。李通玄的著作《新华严经论》(40卷)为第一部系统地对新译80卷《华严经》进行注疏的著作,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历史地位不容忽视。他在方山(今山西寿阳县,与五台毗邻)注解《华严经》,因此,对五台山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中心之一,起到了巨大地推动作用。
笔者曾论述过李通玄的一些未引起学界足够重视与发掘的华严思想:“根本智”思想、“智体无性说”、“配法观心”思想等。他另外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华严思想即是“一真法界”思想。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华严哲学与华严宗的思想史上,首次使用“一真法界”概念的人是李通玄。日本学者小岛岱山非常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李通玄华严思想的根本特质是“一真法界”,并撰有《李通玄の根本思想一真法界思想の形成とその思想史的意义》一文,可惜未翻译成中文。小岛岱山也论述了“一真法界”思想对澄观的影响。台湾地区学者洪梅珍受小岛岱山的影响,也注意到这一点,着重论述了李通玄的“一真法界”思想对澄观以及后世华严宗的影响。但两者均未提出李通玄“一真法界”概念的来源,以及李通玄如何逐步地赋予了“一真法界”概念以华严哲学的内涵。因此,笔者就此问题再进行深一步地探讨。
一、唯识学中的“一真法界”概念
汉传佛教中“一真法界”的概念出自唯识学。《成唯识论》卷9中对“一真法界”的解释为胜义谛的一种,即超出世间、出世间胜义法则的“胜义胜义”:“一世间胜义,谓蕴处界等。二道理胜义,谓苦等四谛。三证得胜义,谓二空真如。四胜义胜义,谓一真法界。”[3]此“胜义胜义”,即为超越言诠、超越名言安立、由圣者自内证之真如体性。《大乘法苑义林章》卷2云:“四胜义胜义谛,亦名废诠谈旨谛。前之三种,名安立胜义,第四一种非安立胜义。”[4]《成唯识论述记》中,又称其为“真胜义性”,即是真如。
李通玄在其著述中,有多处使用了唯识学中的概念。其华严思想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核心概念――“根本智”,也是来自于唯识学中。李通玄在使用“根本智”这个概念的时候,与唯识学中“根本智”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李通玄华严学体系中的“根本智”,不再单纯是唯识学中“能证真如之智”的含义,而是有“心体”、“本体”的内涵在其中,后文会有详述。从上可以看出,李通玄尽管最终倾心于《华严经》,但是其知识背景是非常完备的,对唯识学也有比较深彻的了解。既然“根本智”的含义与原唯识学中的含义是不尽相同的,那么,“一真法界”在被纳入李通玄的华严哲学体系之后,又发生了哪些内涵上的变化呢?
二、李通玄“一真法界”思想的华严哲学内涵
“一真法界”之理,核心在于“真”,真谓“真实”,指未经主观认识所改变、歪曲的本来面目,或由正智如实知见的本然。对于真实的认知,各个宗派是不尽相同的。法界,又为真如、法性之异称。“一真法界”,即为绝对真实的、离言绝虑之真实法性。李通玄用“一真法界”的概念注解《华严经》,当然也会赋予“一真法界”不同于唯识学的内涵。
(一)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与其“根本智”说。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是与其法界缘起观密切相关的。李通玄将此“一真法界”之“真”,归结到了何处呢?这决定了李通玄华严缘起论的最终指向。不同于后世华严宗将“一真法界”归结为“心体”,他将“一真法界”之“真”,归结为了“智”或曰“根本智体”。“为华严中纯真境界总为智故”[5]。在《新华严经论》卷1中,李通玄干脆将“一真法界”直接表述成为“法界一真之根本智”。“《华严经》……但影本身法界一真之根本智,佛体用故,混真性相,法报之海。直为上根人,顿示佛果德一真法界本智,以为开示悟入之门。”[5]“根本智”在唯识学中,又称“根本无分别智”。乃证得我、法二空所显示的真理,只以无相真如为所缘境,故能断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正式版)DB2306∕T 192-2024 《大庆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pdf VIP
- 信用卡培训课件.ppt VIP
- 2022年石家庄市深泽县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建筑施工企业资金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探讨.pdf VIP
- 《机械设计基础》第五版10章连接.ppt VIP
- 整体式履带行走机构驱动轮设计及CAE分析.doc VIP
- 2025年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初三物理自主招生试题 .pdf VIP
- 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查询网查询【官网入口】.doc VIP
- 2021年石家庄市深泽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松下NPM贴片机高级培训教材.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