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国民性解读与启示
日本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国民性解读与启示
摘 要:日本是东方社会中保存和发展民族文化较好的国家,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与其国民特质密切相关,即集体主义下“无我意识”是传统体育的推广与保护的群众基础、国民现实性与包容性特征是推广的精神基础、侧重精神育化是其现代化的核心驱动力、“情义观”与“名誉观”使得日本体育机构在保护和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时不遗余力,以及岛国本土意识为传统体育提供生存土壤。从中可得到制度实施的有效性、传统体育精神的提升与理论化等启示。
关 键 词:体育文化;民族体育;国民性;日本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5)02-0028-04
日本作为亚洲发达国家,最早接触到西方文化,成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桥头堡。中国“体育”一词的若干定义、理论都是由日本翻译欧美等国的著作而来的,很多体育项目在亚洲的普及也是以日本为平台逐渐推广的。由此可见,日本现代化的进程走在了亚洲各国前列。与此同时,他们对传统文化如相扑、柔道等的保护与推广也为亚洲各国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既有效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将传统文化推广至全球,实现了民族文化现代化。现在众多的研究多从制度、经济、历史等方面寻找日本体育国际化的本因。固然,经济是体育推广的基础,制度是实施的保障,但日本东京奥运会使得日本的柔道进入奥运会,开辟了东方体育与西方体育融合的先河,而几十年后的中国武术却只能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日本以其仅有的几项传统项目在世界范围之内推广力度之大、影响之巨,实在让我们不得不去探究隐藏于经济、政治背后日本国民性的原因所在。
1 日本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态势的国民性解读
传统体育文化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外显与载体,如何处理传统体育文化在面临西方竞技体育挑战中所遇到的冲击,体现出了日本典型的双面性特质。在吸收西方先进文化时不遗余力,尤其是二战后,日本接受了《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日本从指导思想到教育内容全面“美化”用民主思想充实自身教育内容,并制定了《学校教育法》、《教育基本法》,为西方竞技体育在日本的顺利发展奠定了制度与思想基础,并取得了长足进步[1]。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日本足球、体操、游泳、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依然保持一定优势。另一方面日本通过对传统项目的文化积淀,积极适应国际化特征,最终实现柔道“入奥” 的梦想。现在的日本柔道、剑术、空手道等项目已经逐渐成为了风靡全球的运动,日本民族传统文化也逐渐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日本的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走在了亚洲各国前列。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绕开制度、经济等方面的显性研究,发现日本国民特质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与冲突中对他们坚守主体性起到关键作用。
1.1 集体主义下“无我意识”是传统体育推广与保护的群众基础
社会学家杉本良夫[2]总结日本人特质时指出:一是日本人的自我意识较弱,不存在独立“个体”;二是日本人有集团特质倾向;三是共识、调和、综合等原理贯穿整个日本社会,社会安定程度和团结度很高。在这种无我与有限集体主义的规范下,在天皇、大名控制的封建时期往往更强调对秩序的顺从、集体的依赖与人际关系的融和。缺乏主体性的“自我不确定感”固然会表现出胆小、内向、在意他人、放弃等消极行为,但是也有为别人着想、温柔等积极层面,为了克服不确定感,日本人会出现狂热心、研究心、向上心圆通性等令人乐意接受的行为。日本国民性中的集体主义与“无我意识”对目标有着极强的认可与服从。因此一旦政府制定出推广传统文化的政策,各级部门、个体都会顺应地去履行相关责任,极少有相互推诿、阳奉阴违的行为。在体育方面 “西方人重视体育,日本人马上就学了西方的体育;德国人通过体育保全了民众,培育了优秀的国民,日本人马上跟德国人学习军国民体操;欧洲人提倡兽性主义和野蛮精神,福泽渝吉马上号召日本国民学习‘兽性主义’……。西方人吃肉喝牛奶,人长得身高马大,日本人马上做出决定废除中国的儒学和吃素的佛学,坚决吃肉喝奶。”[3]一旦柔道、剑术等传统体育摆脱了军国主义的阴影,被日本官方作为传统文化进行推广的时候,这种集体主义之下的无我精神就又一次发挥出它特有的高效驱动力,在嘉纳治五郎等人的不懈努力下迅速走向世界。
1.2 国民现实性与包容性是传统体育推广的精神基础
加藤周一[4]在《日本文化的杂种性》提出日本文化是典型的杂种文化,深深汇入了日本及西方的双重特质,不仅从技术层面上吸收西方文化,并将西方文化作为精神食粮,并逐渐使之成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一种意识形态。这一现象与日本国民中的现实性与包容性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因为现实所以积极吸纳先进文化,因为包容所以在吸纳过程中并未发生本质性的、激烈的文化冲突。这两个特质也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奠定了基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