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鲑鱼三代虫检疫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VIP

大西洋鲑鱼三代虫检疫技术规范 编制说明.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12 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编写模版(格式) 1 基本信息 1.1 标准名称 中文 大西洋鲑鱼三代虫检疫技术规范 英文 Protocol of quarantine for Gyrodactylus salaris of Atlantic salmon 1.2 与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一致程度情况 等同 □修改 □非等效 标准号 OIE“Manual of Diagnostic Tests for Aquatic Animals 2010”chapter2.3.3 英文名称 GYRODACTYLOSIS(Gyrodactylus salaris) 中文名称 1.3 任务来源 批准立项的文件名称和文件号 《关于组织申报2011年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认办科函[2011]18号) 计划编号 2011B025 1.4 制(修)订情况 □制订 修订 替代的标准编号 SN/T 2124-2008 1.5 起止时间 2011年 1 月~ 2011 年 12 月 1.6 起草单位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1.7 起草人 吴绍强、林祥梅、王彩霞、刘荭、岳志芹、贾广乐、刘建、张永宁、张旻、吕继洲 1.8 专业类别 1、食品(化妆品)检验;2、卫生检疫;3、√动物检疫;4、植物检疫; 5、纺织产品检验;6、轻工产品检验;7、机电产品检验;8、化工、矿产品和金属材料检验;9、管理;10、鉴定;11、包装与危险化学品 1.9 标准体系表代码 1.10 调整情况 2 背景情况 2.1 目的、意义 三代虫Gyrodactylus spp.隶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单殖亚纲三代虫目三代虫科,是一类常见的鱼类体外寄生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和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水和淡水水域,给渔业生产造成较大危害,已见报道的有400余种,主要危害鲢、鳙、草鱼、青鱼、鲫、鲤、团头鲂和鲇等多种淡水鱼,其中尤其是对鱼苗、鱼种的危害较大。大量寄生时,常引起病鱼大批死亡。三代虫身体细小延伸,具一对头器,没有眼点;有单细胞腺的头腺一对;口位于头器下方中央;体后端的后吸器发育良好,有一对中央大钩及背连结片与腹连结片各一,8对边缘小钩有秩序的排列着。三代虫用后吸器的大钩和小钩固着在寄主的身体上,同时前端的头腺也分泌粘液,用以粘着在寄主体上或慢慢爬行。边缘小钩刺入鱼体表,引起宿主鱼皮肤损伤,降低鱼体表抵抗力,继而引发疾病。三代虫的繁殖适温为20℃左右,所以该病主要发生在春秋季及初夏;感染途径主要是宿主间的直接接触感染。 FORMTEXT 近年来,随着渔业养殖密度不断提高,三代虫引起的疾病越来越严重。该病在我国各养鱼地区都有发生。大西洋鲑鱼三代虫的寄生数量很少时不导致任何临床症状。这种情况在鲑鱼中不多见;但在其他鲑鳟鱼中,特别是虹鳟鱼中则很常见、单个寄生虫的感染也是常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寄生在鱼体表的任何一个部位。因此在监测无症状鱼(即健康鱼)上的三代虫时,需要采取特别的步骤。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形态学,主要依据是形态、后吸器上钩及联结棒的形态和大小来对大西洋鲑鱼三代虫进行诊断。但是形态学鉴别对操作者要求比较高,操作者需要有相当丰富的形态学鉴别经验。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PCR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多种动物疫病的检验检疫工作中,关于三代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近年来也得到了飞速发展,可以通过DNA分析来鉴定,扩增核糖体的小亚单位的RNA基因的V4区域中358bp片段并通过测序来区别不同的三代虫;制备针对不同种三代虫的DNA探针,通过将待测样本产生的结果与用于对照的唇齿鳚三代虫、德氏三代虫和鳟三代虫的反应结果进行比较,可以鉴定种类;也可以先进行PCR扩增,然后通过测序来分析判断三代虫的种类。根据近几年来三代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情况,本单位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及方法的推广应用,总结检验检疫经验修定了大西洋鲑鱼三代虫的检疫标准。 本标准的修订,提高了大西洋鲑鱼三代虫口岸检疫的可操作性,同时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优势,提高了大西洋鲑鱼三代虫检疫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通过采取措施, 保证鱼类健康,起到重要作用。本方法能为检验检疫机构在进口鱼类检疫中检测这种寄生虫提供依据,并且是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快速可靠的检测手段,避免引进携带该寄生虫的鱼苗、鱼种,维护国家利益,同时避免携带该寄生虫的鱼苗、鱼种出口国外,提高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国际声誉。 2.2 与国内外相关标准、文献的关系 国内行标SN/T 2124-2008《大西洋鲑鱼三代虫检疫技术规范》已经不符合当今口岸检验检疫现状,与国际动物卫生组织(OIE)颁布的2010版“GYRODACTYLOSIS(Gyrodactylus salaris)”不符,这与我国现代与国际接轨的发展

文档评论(0)

beifangl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